
來源頭條作者:亂碼的旅行故事聳立于黃海之濱的青島嶗山,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山和萬里海岸線第一高峰,自古有“洞天福地”、“海上第一名山”之稱。景區內道教宮觀星羅棋布,在鼎盛時期曾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名庵”之說,其中位于嶗山北九水游覽區的的蔚竹觀,是青島著名道教宮觀之一。人們常說:“不到北九水,不算游嶗山。”北九水游覽區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區域內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厚重的人文景觀相映生輝,自古以來就是避暑游覽的勝地和道家方士修仙煉丹的風水寶地。而蔚竹觀,就坐落在嶗山北九水村東北鳳凰山下的鷹愁澗河谷內。蔚竹觀,古稱蔚竹庵,據《蔚竹庵碑記》記載,早在宋代,蔚竹觀附近就是一片風景優美的森林。由于北九水地處嶗山巨峰景區北部,氣溫較低,非常適合低溫帶植物生長,山上的動植物種類也十分豐富,據說到了晚上,甚至有野兔跑進村民家里避寒。在古代,兔子又稱“蔚兒”,于是古人就將這里稱為“蔚兒鋪”。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全真華山派第十一代道士宋沖儒云游到嶗山,見這里山巒疊翠,奇峰競秀,環境極幽,實為道家清修之勝境,遂買下此地,建成一座道觀,并在道觀周圍移栽翠竹,成為一片竹林,取名“蔚竹庵”。蔚竹觀總占地面積173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分為前后兩進殿院,現存正殿及配房二十余間,均為清嘉慶年間重修。庭院內種植有白丁香、赤松、山茶等名貴花木。其中一棵高25.6米,胸徑1.1米的古銀杏樹,樹齡已有800余年。正殿內供奉著真武大帝、觀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的真武大帝和觀音大士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刀法線條流暢,雕工精湛傳神,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被譽為嶗山諸道場中木雕神像之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古代木雕神像久歷煙火熏蒸和自然侵蝕,存世量并不多,因此蔚竹觀的這兩尊木雕神像更是珍貴罕見。蔚竹觀還是嶗山古代題刻保存較為完好的道教宮觀之一。院內至今保存著明萬歷年間的建廟碑、清道光年間重修碑及清嘉慶年間題記石碑。此外,道觀內還有姐妹峰、海豹石、靴子石、扇子石、相公石等名勝古跡,為嶗山廟宇所罕見。蔚竹觀以怪石奇秀,松竹茂盛,泉水潺潺而聞名。雖然道觀院落不大,但環境清幽,由院庭中仰望,周圍山巒疊翠,老松蟠繞,澗溪流水、風景如畫,實為道家清修之勝境,“蔚竹鳴泉”也被列入“嶗山十二勝景”。德占青島時期,還給蔚竹庵取了一個德語名字:Kloster Waldfrieden, 直譯為“林之靜謐修道院”。20世紀初,由于蔚竹庵道長唐宗煜利用嶗山道樂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決心,使蔚竹庵成為當時膠澳一帶的旅游熱點。著名作家郁達夫到蔚竹庵游覽時,在此揮筆寫下了《詠蔚竹庵》七絕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云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蔚竹觀還是青島百姓口口相傳的祈福許愿圣地,每天都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尤其在深秋時節,更吸引著眾多游人前來賞秋祈福。交通:沿內九水溯流而上,出雙石屋村,遇叉路向左前行約2公里即可到達。或由潮音瀑登上觀瀑亭,向北翻過山嶺可達。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