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喪葬習俗
97
2023-07-09
風水理論的形成時期是戰國與先秦時期。西漢司馬遷《史記·樗里子傳》載:戰國秦惠王異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選地于渭南章臺之東,預言:“后百歲,是當有天子宮夾我墓。”至漢興果然,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反映了當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選擇規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記》,成為風水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漢代時,人們已將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對宇宙總體框架認識的理論體系。這個框架是風水學的理論基石,對風水的應用與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使風水由以前人們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機械活動.升華到理論階段。這時的風水理論不但包括了擇地,而且包括了擇日,王充《論衡》中對擇日的論述甚為精辟,已有了“太歲頭上不敢動土”的理念。秦漢時期有關風水的專著,除《葬書》外,見于《漢書·藝文志》的還有《堪輿金匱》、《宮宅地形》等。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風水理論日臻完善的階段,如托名郭璞的《葬書》一直被推崇為風水理論的“經典”。同時他還著了《葬書錦囊經》。當時的風水師也頗受推崇,如管輅以占筮、相術、相墓著稱于世,據說他經過魏將毋丘儉的墓,曾“依樹哀吟?!比藛柶涔剩眨骸皹淠倦m茂,無形可久,碑誄雖美,無后可守,玄武藏頭.蒼龍失足.白虎銜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當滅族?!焙髞砉粦?。郭璞之母死后,他選地于暨陽的一塊地安葬,四周全為水,有人認為地方不好,水一漲就會淹沒墓地,郭璞預言以后此地大水干涸。果然過了不久,大水退去,墓四周幾十里都成了上等良田,從此郭璞名聲大振,后來人們因郭璞著《葬書》被推崇為風水祖師。
『xingzuo.com』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