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 三月三,一個被淡忘的節日

            抖帥宮 736 2023-09-09

            上巳節  三月三,一個被淡忘的節日-第1張-觀點-玄機派

            來源頭條作者:詩詞世界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是最早的關于上巳節的記載

            三月三,生軒轅

            上巳節是紀念黃帝的節日

            也叫春浴日,女兒節

            也是最古老的情人節

            后演變為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草長鶯飛三月三

            一個美好而詩意的節日

            適合認真相愛,緩慢生活

            上巳節和花朝節

            這兩個美好詩意節日

            可惜已逐漸消失了

            關于上巳節,你了解多少?

            上巳節簡介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

            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后漢書·禮儀志上》)。后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

            魏晉以后,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上巳的淵源,有一種浪漫特質,使得它在流傳中被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所縈繞,從春秋流傳開始,從未少過蘭草芬芳,尤其到了盛世大唐,自由綺麗的文學,使得這一古老的節日煥發出更加豐富多姿的面貌。

            上巳節習俗

            祓 禊

            祓禊( fú xì):古時人們去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

            所謂“禊”,即“潔”,故“祓禊”就是通過自潔而去災病的儀式。

            《風俗通義·祀典·禊》中說:“巳者,祉也”。意為既除病,又祈求福祉降臨。

            這一天是黃帝生日,也是傳說中西王母生日。古代這天,人們要到水邊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藥沐浴。

            在周朝時,“祓除釁浴”之禮已成為一種制度,并有專門的女巫掌管此事。

            每年這一天,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穿上新縫制的春裝,傾城邀約而出,或到江河之濱嬉戲沐浴,或至深山幽谷采摘蘭草,或去郊野陌上宴飲行樂,認為這樣可以祓除不祥。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唐·劉憲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

            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唐·徐彥伯

            晴風麗日滿芳洲,柳色春筵祓錦流。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游。

            芍藥定情

            上巳節還是中國三大傳統情人節之一。農歷三月初三,清明過后,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柳綠花繁。

            《詩經·鄭風·溱洧》描寫了鄭國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邊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機會互訴心曲,表達愛情。

            古人用芍藥中的“藥”(通“約”)字代表相約,芍藥也是男女間定情的象征。是最古老、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

            三千年前,那些手搖木鐸的采詩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聽著大自然和人類的聲音,記錄下了我們最早的愛情故事。

            《鄭風·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蕳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吁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

            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吁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士與女在“三月三”這春情盎然的時日里,踏青幽會,互訂終身。

            青山碧水,紅桃綠柳,陽光明媚,雖然已過千年,我們分明可以看到他們嬉戲追逐的身影,聽到他們的呢喃私語,俏皮調笑。

            從此,在這山水間流淌開來的自由戀愛之日成為中國最古老的的情人節。

            自宋以后,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微,三月三里浪漫與美好,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今天西方情人節卻被贊"開啟了中國人的情感革命,讓中國人變得更浪漫了"。

            我們曾經是那樣一個浪漫的民族啊!我們的先人曾經生活在離造物主最近的地方,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愛、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什么是真正的美的生活。

            那是人類的童年。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曲水流觴

            最古老的習俗是臨水浮卵,它是將煮熟的雞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

            后變為“流杯曲水之飲”,人們在舉行祓楔儀式后,大家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彼此相樂。

            觴是古代的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為木制,小而體輕,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上,使其浮水而行。

            所謂“流杯”,也稱“流觴”,眾人坐于環曲的水邊,把盛著酒的觴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并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是王羲之與謝安等名士友人在會稽舉行蘭亭之會。大家飲酒賦詩,論文賞景。

            王羲之揮毫作序,乘興而書,成就了書文俱佳、舉世聞名、被后人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節選)》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

            唐·白居易

            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艷妓,鶯散讓清歌。

            共道升平樂,元和勝永和。

            《上巳日曲江有感》

            唐·司馬扎

            萬花明曲水,車馬動秦川。

            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

            晴沙下鷗鷺,幽沚生蘭荃。

            向晚積歸念,江湖心渺然。

            踏春游春

            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正值草長鶯飛,柳綠花繁的好時節,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

            《采桑子》

            宋·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水調歌頭·上巳日》

            明·王世貞

            三月又三日,上巳復清明。問君幾許,高興兒女隊中行。數點洗塵芳雨,一脈養花天氣,信馬出郊坰。年少五陵子,金彈惹流鶯。

            過油璧,低粉面,按銀箏。管弦絲竹,何限應自勝蘭亭。共酌幾杯春醑,也插一枝楊柳,歸袖任縱橫。聽取九門鑰,隱隱下西清。

            互贈香草

            古人認為,香草有驅邪之功,于身體大有裨益。蘭草香氣襲人,被用作靈物。古人在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期進行蘭湯沐浴

            《上巳執蘭》

            明·鄧云霄

            水際叢蘭碧,香風兩岸聞。

            褰芳修褉罷,欲薦云中君。

            《上巳泛江采蘭》

            明·陳迪祥

            鑒江江上望,莫擬是山陰。

            元巳風光滿,春流煙翠深。

            芳辰娛褉事,蘭氣見同心。

            共約乘槎去,天香若可尋。

            節日食俗

            薺菜煮雞蛋

            天朝作為一美食大國,凡是傳統節日,必定少不了吃的。

            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子)煮雞蛋的習俗。地菜(子)即薺菜,湖南這邊在路邊或野地里隨處可見。

            薺菜不僅是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有“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

            相傳三月三為薺菜花生日,婦女均戴薺花,民謠曰:“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戴無錢用,女人一戴糧滿倉。”

            人們今天去野外采擷整棵薺菜,煮食雞蛋。也有暗含孕育生命的意。

            據《本草綱目》記載:“薺菜味甘性平,人心肺肝經,具利尿、明目、和肝、強筋健骨、降壓、消炎之功。”薺菜具有明日益胃、利肝和中之功效。

            艾葉糍粑

            農歷三月三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艾葉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烏米飯

            畬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傳說,唐代畬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饑而軍威大振,于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畬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

            五色糯米飯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廣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飯。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春 餅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種食俗,就是吃“春餅”,把面趕成薄薄的餅,把雞蛋煮熟剝去皮,搗碎,有的人家還加進去蒜泥,把薄餅卷起來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經有了小蔥,用春餅卷小蔥吃。

            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為“鬼節”。

            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游西蕩的鬼迷惑,樸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為,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粘)住,不為邪惡所侵。

            三月三,上巳節

            一古老而詩意的時節

            可惜已被我們淡忘了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

            想一想我們是誰,想一想我們來自何處

            我們需要回溯到過去

            那里有我們的精神之源

            上一篇:1996年出生的是什么命(96年,四川出生29天女嬰被老鼠咬掉鼻子,21年后與網戀帥小伙閃婚)
            下一篇:84年男鼠91年女羊婚姻,1992屬猴女的婚姻和命運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

            返回頂部小火箭
            国产色在线|亚洲|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成_人网站图片|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