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幾兩幾錢命查詢表(“鴿王”...
696
2023-09-21
2020年11月12日,比利時東弗蘭德省克內瑟拉勒,工作人員展示一只名為“新金姆”的雌性賽鴿。它以160萬歐元的價格被一名中國競拍者買下,打破賽鴿成交價格紀錄。 圖/IC photo
近些年,信鴿的價格被不斷刷新。上世紀90年代,40萬元一只的信鴿已是天價,如今動輒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價格并不是新鮮事。2020年11月,在比利時賽鴿天堂網(PIPA)的拍賣活動中,一只起拍價200歐元的雌性賽鴿“新金姆”(New Kim),最終拍出160萬歐元(當時約合人民幣1250萬元)。對不了解信鴿運動的人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
在從業者看來,進入交易市場的信鴿,就其本身價值而言,并沒有千萬級別的身價。中國信鴿協會副會長、養鴿專家黃劍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新金姆”拍出160萬歐元的價格,一定程度上有市場炒作的成分,“其本身的價值只有拍賣價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賽鴿拍賣
育種價值成買家關注點
根據用途不同,信鴿分為賽鴿和種鴿。賽鴿看重的是比賽能力,而種鴿則更看重血統。黃劍介紹,比利時的賽鴿比賽制度非常嚴格,賽鴿的含金量也非常高。其中,每個級別中含金量最高的賽鴿被稱為“鴿王”。
賽鴿分為競翔賽(通過比較飛行速度排列名次的賽事)和評比賽(將競翔成績按照一定標準換算成得分,或由裁判員按照一定標準評分,以得分多少排列名次),“鴿王”是通過評比賽成績選出。
以拍出160萬歐元的“新金姆”為例,它的祖母輩“金姆”曾在2009年比利時全國幼鴿大賽中獲得冠軍。2018年,“新金姆”獲得比利時全國鴿王賽冠軍。黃劍介紹,鴿子的特性是“回家”,公棚賽是將所有參賽信鴿集中到統一地點放飛,終點是公棚。賽事結束后,雖然賽鴿的運動價值結束了,但育種價值還在。好的家族血統,加上賽事成績的加持,“新金姆”自然成為不少養鴿愛好者眼中的“香餑餑”。
據了解,國內很多公棚賽結束后,都會進行賽鴿拍賣。一般越是高端的公棚賽,拍賣價格越高。國內的賽事大致分三類,一類是常規普及型賽事,報名條件和參賽門檻較低,冠軍鴿售價一般在幾千元之內;第二類是公棚賽事,冠軍鴿能賣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少數高端公棚賽的冠軍鴿拍賣價達到上百萬元;第三類是俱樂部賽事,一般前200名至300名的賽鴿價格為幾千元、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更好名次的賽鴿及冠軍鴿能賣到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
背后付出
幼鴿淘汰率超八成
除了賽鴿本身的育種價值,更重要的是每一只賽鴿背后所付出的人力成本。
黃劍指出,養鴿人最直接的投入是精力和資金。如果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少不了性能優異的賽鴿,而且最少也要培育10到20只。其次,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和養殖條件,必要的鴿具、裝備。再次,需要養鴿人有足夠的時間,除了按時喂養,還要訓練幼鴿的運動和飛行能力,進行日常的鴿舍清潔、防疫等。
黃劍介紹,從每年2月開始,給鴿子配對、飼養,到3月份孵化出幼鴿進行各種訓練,直到9月參加各賽區的比賽,時間跨度是非常大的。
投入時間、成本高,但信鴿的淘汰率也非常高。黃劍介紹,他每年會培育100只幼鴿參賽,等年底賽事結束時,可能只剩下10到20只鴿子,幼鴿的淘汰率超過80%。“一只賽鴿昂貴價格的背后,是養鴿者用所有信鴿‘堆積’出來的。”黃劍說。
新京報記者 王繼松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趙琳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