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如是我聞sch杜牧(803-852年),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詩人、散文家。生于官宦人家,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先后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學,博古通今。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山行》《山行》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人好比一位出色的攝影師,他為我們拍攝了一幅絕美的山林秋色圖。他用一條蜿蜒的石板路作導引,指向了畫面遠景——白云繚繞下遠山深處的人家;畫面近景采用了夕暉晚照下火紅的楓葉來烘托;為我們描述了一幅勝過春天的絢麗秋景圖。他與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清明》《清明》原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所寫“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這首詩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所作。《題烏江亭》《題烏江亭》原文: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841年,杜牧赴任池州刺史,路過烏江亭。烏江亭位于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相傳為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之處,詩人至此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詠史懷古詩。1054年,北宋的王安石路經烏江亭時,針對杜牧這首詩寫了《疊題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表達了不同的觀點。1129年,李清照從南京去往江西,途經烏江,寫下了《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三位著名詩人同題烏江亭、同寫項羽,但由于所處時代境遇不同、立意不同、觀點不同,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原文: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三首詩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時有感而作的。華清宮是唐玄宗于723年修建的行宮,位于西安市臨潼區。其一是寫華清宮地處環境優美、且極其奢華,并借送荔枝之事反映了玄宗與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二其二原文: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安史之亂爆發前,唐玄宗對安祿山十分寵信,令其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皇太子與宰相楊國忠屢屢進奏稱安要謀反,玄宗方派璆琳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祿山賄賂,回來后盛贊其忠心,謊報軍情,玄宗卻信以為真,仍舊執迷不悟、耽于逸樂。詩中提到的“新豐”位于臨潼東北,驪山附近;“漁陽”在今河北薊縣。《霓裳羽衣曲》為唐玄宗所作宮廷樂舞,李白在《長恨歌》中提到過。《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三其三原文: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當年安祿山覲見唐玄宗,在大殿之上為玄宗獻舞,由于身體肥胖而亂了節拍,貴妃見狀心花怒放,竟收安祿山做自己的干兒子,唐玄宗還委任他為三鎮節度使。詩人借此嘲諷玄宗為博女人歡心,視國事為兒戲,恣意妄為,從而為大唐埋下禍患。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