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匯聚到一起,云淡...
762
2023-10-04
此又托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懷之人,而往從之,則馬罷病而不能進。于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于長以為念也。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 sì guāng ),維以不永傷。賦也。山脊曰岡。玄黃,玄馬,而黃。病極而變色也。兕,野牛。一角青色。重千斤。觥,爵也。以兕角為爵也。兕觥陟彼砠( jū )矣,我馬瘏( tú )矣,我仆痡( pū )矣,云何吁矣。賦也。石山戴土曰砠。瘏,馬病不能進也。痡,人病不能行也。吁,憂嘆也。爾雅注,引此作盱。張目遠望也。詳見何人斯篇。卷耳四章章四句。此亦后妃所自作。可以見其貞靜專一之至矣。豈當文王朝會之時,羑里拘幽之日而作歟。然不可考矣。
后面三章,我保留了朱熹所注。但我以為,后三段的我應(yīng)該是模擬奉命招賢的使臣的口吻,敘說四處奔波的辛苦。不僅是馬病了,最后連仆人也病了,但都為了達成文王思想賢人,招來賢人以為己用的心愿。三、寫作特色1、以一個易滿卻裝不滿的筐,興文王思慕賢人,顯得很含蓄。 這也是詩的一種特色,不直言其事。2、層層遞進。從兩方面看,一是從馬看。馬病開始是“虺隤”,繼而“玄黃”,最后不僅“瘏矣”,而且連仆人都“痡矣”,越來越勞累。二是從酒器看,罍是祭祀時用的酒器,僅次于六彝六尊,而后來的觥是一個角,兕牛的角做酒器,用于失禮時罰酒所用。最后,干脆連酒也沒了。可見求賢之難。3.用詞精準。《卷耳》中,嗟我懷人,用人而不用民,也是不能互換的。這也反映了人和民是有區(qū)別的。其實六經(jīng)中,這些人、民、君等名詞,都能顯示出身份和地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絕非普通老百姓談戀愛。人比民高一等,但當時奴隸制社會,還有比民更低一等的奴仆。四、古文學常識1、以字為詞。每個字就是一個詞,所以,很多詞,跟現(xiàn)在相比意思不同。比如:妻子,現(xiàn)在是老婆的意思,而古文學里表示妻子和兒子。所以,表示老婆,就用一個字妻表示。2、連綿詞,比如躊躇、躑躅等,相當于現(xiàn)在的成語,必須合在一起用。3、偏正式詞語。比如詩中的兕觥、金罍實際上指的就是觥和罍,前面的兕和金是修飾詞。最后一個,是我的感悟,古代詩歌駢文的出現(xiàn),可能跟文字編排方式有關(guān)。那時的文章都是從上到下、從右向左編排,沒有標點符號。而韻文的整齊劃一,便于句讀。而文言中的好多虛字,比如之乎者也之類,有標點符號的作用。五、拓展閱讀:《蒹葭》也是求賢的詩歌。《周禮》了解一些酒器祭祀方面的知識。《平水韻》《詞林正韻》知道古代詩詞的押韻知識。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