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算命的怎么說的(讀《了凡...
378
2023-10-08
一次,在看郭教授講國學視頻時,聊到關于個人命運的問題,當時郭教授推薦了《了凡四訓》這本書 ,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完確實收益頗深。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所著的訓子善書,闡明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的書籍,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由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袁了凡認為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方面,改變自己的命運,求得福報。
1. 立命書中講到,袁了凡早年曾遇到過一個算命先生,這個先生給他算了一卦,說他將來在縣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學能考到第9名。結果第二年的考試中,果然如這位先生所料,考試的名次分毫不差。后來,這位先生又接連給他卜了幾卦,每次都算對了。于是了凡請教此生的命運,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無子,半生無福。因為算命先生的話屢屢應驗,所以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聽天由命,不思進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和尚,和尚對他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的福氣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修行得來的。《詩經》里也講“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要自己經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忤逆天道,要自己為自己增加福祉。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人才能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2. 改過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先知”,他們通過觀察一些人的行為習慣就能判斷出他接下來的禍福吉兇,《左傳》里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澤,壞事多就有災難。而相對于做好事來講,不做壞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錯誤,是獲取福報的第一步。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天下沒有完人,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反省,努力更正。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勇之心。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說是“致良知”之學,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匪盜被王陽明關押起來,讓他們脫掉衣服的時候,他們依然會不好意思,這就是羞恥心。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第三個是發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后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要勇于改正錯誤。比如,意識到沉迷手機游戲是一種不好習慣,明明知道不對,但是就是不改,這樣是萬萬不可取的。3. 積善
《易傳·文言傳·坤文言》有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就是說,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在古代,有一個人叫楊榮,他們家世世代代都以擺渡作為生計。有一次天降暴雨,溪水上漲,淹沒了很多的民房。很多人被淹死,尸體順著溪水往下流淌。這時候,別的擺渡人都去打撈水面上漂浮的遺留物品,打算趁機發點財,只有楊榮的父親和祖父忙著救人而不撈東西。當時很多人都笑他們傻,但這些人不知道的是,當一個人積累夠了足夠多的善報的時候,肯定會有好事降臨在他的身上的。有一天,有個仙人化成道士告訴他的父親:“你們一家積攢了很多的陰德,只要把你祖父葬在這個地方,家里就會出大官。”于是楊榮的父親聽從了道士的建議,就把祖父葬在了那里。這塊地方就是人們所說的白兔墳。后來,楊榮出生,不到二十歲考中進士,仕途順暢無阻,最后官拜少師。楊榮的子孫中也出了很多賢能之士。
當然,有時候善心卻未必有好的結果。
呂文懿公辭官還鄉,很多人都很敬佩他,把他當成泰山北斗。有個鄉親喝醉了,對他破口大罵,就有人向他告發了這個鄉親,呂公卻發了善心,不予追究。但是一年后,這個人犯了更大的錯,被關進監獄,判了死刑。呂公心中愧疚,當時如果自己對他計較一下,把他扭送官府治理,對他有一點小小的懲罰,也許就不會造成他今天這樣的結局。沒想到一時的善心,卻葬送了這個人的性命。
為人處世,要秉持一顆善心,積德行善自然會有好報,但是同時也要兼顧行善帶來的后果,切莫好心辦壞事。
4. 謙德
《易經》上寫:“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卦是所有的卦象里唯一一個全是吉象的卦象。
《尚書》里也講“滿招損,謙受益”。
有兩個讀書人進京趕考,其中一個叫趙裕峰,他在考前去拜訪明吾先生,請求他指點文章。結果這個老先生把他的文章全部涂掉了,看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估計都會摔門而去了,但趙裕峰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十分信服,用心地把文章改了一遍,考試的時候果然考上了。而另一個考生,在考前沒有去拜會先生,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學識文章都已經很好了,結果在放榜的時候卻沒有他的名字,他氣急敗壞的罵考官學識不夠,滄海遺珠。旁邊就有個道士笑話他說,寫文章最重要的是心平氣和,自己水平不夠還不服氣,反而罵罵咧咧,能寫好文章才怪。
了凡對朋友說,如果上天真要賜福給一個人,那么首先就會賜予他智慧。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萬物的廣度,有著謙卑處下的胸懷,狂妄自大的是浮夸的,也是無知的。一個人只有懂得謙遜的道理,才能踏踏實實的積累些東西,才能獲得上天的青睞,獲得福報。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做到“立命、改過、積善、謙德”這四點,那么福氣、運氣,自然會降臨。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生命的真諦需要自己去探尋,內外兼修,從容生活,終將成就不凡的人生。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