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婚姻遲遲不來如何辦,給未婚...
351
2023-10-26
婚姻的確是一場修行,在此之前,我們很難明白太多,所以前行的過程,也是總結、成熟和長大的過程。
聽進不去過來人的勸告,這是常態,但如果有人能聽進去,這總是好的。很多事情,根本不給你及時止損的機會,反而只會在掙扎中越陷越深,違背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意愿,或者生活的環境和狀態,會將你完全改變成另一個人。所以選擇,有時候直接確定了結果,換一種選擇,結果也會大不相同。每個人在走進婚姻之前,對婚姻都應該是有認識的,也要從實用的角度看待婚姻。比如,是換一種生活的方式,而非是浪漫的、激情的戀愛的延續。在現實的婚姻生活中,浪漫只是偶然一次的點心,平凡、操勞、瑣碎這些才是常態。給未婚女孩子的七句忠告,越早知道越好!1、成個人。如果你想著,結婚后直接把自個兒砸在對方的身上,從此一了百了,那勸你最好還是單著,免得害人害己。因為這種想法是違背婚姻意義和本質的,而且責任太大,沒人能承擔得起。事實上,誰又愿意給自己找個負累呢?所以只有當自己能管住自己,同時也能為別人負起責任來的時候,才配走進婚姻。反過來好的伴侶,是能夠互相提攜與成全,他雖然走得很快,卻也愿意停下來等你。而非是他能滿足你的懶惰和巨嬰。2、能獨立。婚姻是人世間最現實的生活,柴米油鹽、養老育小、家庭開支,這些都離不開錢的支撐。換句話說,婚姻生活的內容,全然不是唱唱歌、抒抒情就能完成的。所以結婚之前,首先要衡量一下兩個人的收入,撐不撐得起最基本的生活。也許父母有能力幫扶你們,但是你記住,父母在幫扶你們的同時,也一定會越界你們的生活,導致你們不能真正做主自己的生活。實際上,結婚以后,最好是你們有你們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生活,雙方都輕松,矛盾也少。3、聽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騙人的感情有很多,但是騙孩子的父母卻很少。畢竟父母都是生活的過來人,比你更有經驗,懂得識人、辨人。當然了,聽父母的話,不是讓你對父母言聽計從,絕對順從。至少要征詢父母的意見,如果這段婚姻遭遇父母的反對,你一樣可以堅持自己的本心,但是,你至少應該冷靜下來,聽聽父母為什么反對。父母的反對,不重要,為什么反對,才重要,然后自己再去判斷,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4、分婆媽。媽就媽,婆婆就是婆婆,不要胡亂定義關系,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本來就沒有血緣關系,怎么能是媽呢?婆媳關系,只是從夫妻關系沿伸出去的一種關系,你和你老公是夫妻,婆婆是婆婆,你和你老公離了婚,婆婆就是路人。所以許多事情,差不多就行,別太計較,別太在意,更別有過高的期待,以及失去界限感和分寸感。你的婆婆,只是你的婆婆,如果她要鬧,鬧得你沒法兒生活,這個一定要分割,是原則。至于處不來,這很正常,大不了當客人對待。5、選家庭。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婚姻卻是兩家人的事,有時候,選到一個好的家庭,比選到一個好的伴侶更重要。當然了,好的家庭并非是指家境殷實,而是指家庭中的男女成員,懂得互相尊重,凡是懂得尊重女性的家庭,你盡管去嫁,相信到最后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反過來,家庭固有思維,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屬品,遇到這種家庭要遠離。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但不包括有毒的家庭體系。公婆通情達理、善良本分,比有錢更重要。6、媽寶男。其實是男人,都是媽寶男,或多或少。只要原則上的事情,還算有主見,還可以拎得清,就不要過分去計較。總想著他把你絕對放在第一位,甚至常常逼迫他做出選擇,你是找個人結婚過日子的,不是去打仗的。你和婆婆,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這沒有什么好爭風吃醋的,更沒有慪氣的必要。而且從本質上說,你和婆婆的存在,并不沖突,怎么就非得爭個最重要呢?對你怎樣,那是感情,對父母怎么樣,那是親情。7、多交流。一定要懂得去交流,懂得正確去交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并且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替伴侶保守秘密。你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發生意志上的沖突,包括矛盾、誤會,這都是很正常的。只有交流,才能知道彼此有無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接下來改正,并消除誤會,否則就等著漸行漸遠吧。還有,千萬不能以冷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夫妻之間的矛盾,這是非常愚蠢和不值得的行為,也會慢慢寒透對方的心。其實對于以上這些忠告,可能有些人聽著不痛快,因為聽著不痛快,就會否認事實本身。為什么聽著不痛快,就是因為沒能迎合到她們內心深處的自私。比如,那些要把錢攥在自己手里,第一次吵架不能輸等等忠告,就會讓她們覺得痛快,并覺得合理。實際上,對個人而言,這些話是沒錯,但是對夫妻而言,是不利于感情發展和家庭建設的。所以有時候我們真應該想想,對自己一個人的好算好,還是對夫妻兩個人好才是真的好。要學會分辨那些,迎合人性弱點的觀點。自己落得一時的痛快,而導致夫妻之間矛盾不斷、誤會加深,這才是真正的愚蠢。最好的聰明與格局,是維護夫妻共同利益。--END--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