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風趣的稱號,南開一教授風趣...
340
2023-10-30
簡歷相當于一個人的“門面”,相信大多數人面試求職制作簡歷的時候,都會把自己的簡歷包裝得“高大上”一些,最好是讓HR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才能爭取到機會。
不過,也有人“逆向而行”,竭盡所能地將自己的簡歷寫得普通,甚至讓人看了會心一笑。這兩天,南開大學胡金牛教授的簡歷火得一塌糊涂,本來可以包裝“漂亮”一些的簡歷,但他生怕大家看不懂,用括號在后面加上解釋,讓簡歷顯得很接地氣,被有的網友稱為簡歷中的“清流”。提起南開大學,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所高校成立于1919年,是由近代愛國教育家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距今已有103年的輝煌歷史,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底蘊。600多分以上的投檔線,讓很多考生都望塵莫及,能夠成為這所高校教授的人,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呢?但是,這所高校的胡金牛教授,個人簡歷中的個人資料、個人概括、研究方向、教學經歷和榮譽稱號,都在拿他自己開涮,明明是知名大學的教授,簡歷卻寫得低入塵埃,巨大的差異讓人感受到了這位教授的風趣和幽默,忍不住都會多看幾遍。都說這位教授的簡歷不做作,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位大學教授是怎么寫簡歷的。其教育經歷中,有一年是空著的,如果我們稍微想一下,這一年應該是在準備考研,但這位教授很直接,直接讓別人“不要問中間有一年經歷了什么”。在寫個人簡介的時候,胡金牛教授繼續吐槽自己,稱讀博士后及訪問學者研究是找不到工作,把自己研究的原子核領域歸為“夕陽學科”。擔任多個知名期刊的審稿人,說成是“被人強拉進去的”,成為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入選者,就說“報個名就行”,擔任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他卻自嘲地說,承蒙各位前輩大佬的支持。不得不說,這位教授在調侃的時候,幽默感滿滿,這種強大不是包裝出來的,靠的是自信的內心。這還不算完,對于自己研究的方向,這位教授同樣抱著調侃的態度來解釋。研究方向1,在他看來是目前比較火的;研究方向2,實驗比較少,可以隨便忽悠.....研究方向6,目前火得一塌糊涂,其實都是為了生存。對于這些研究,普通人可能都不了解,也沒有機會接觸,屬于前沿的高端領域,但是在這位教授的口中,幾乎都變成了不值一提,非常普通的事情。在寫教學經歷時,這位教師依然選擇自嘲,給本科生課程原子物理學添加的解釋,有時候會全英文教學,英語不好的同學是不是要掂量一下呢?這還不算什么,研究生課程原子核結構這門課,他直接說,經常因為選課人少而停課。不難看出,胡金牛教授性格率直,要是別的教授,選課人少都不愿意說出來,他倒好,拿出來當作自己的教學經歷,完全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南開的學子們,看到胡教授的這門課人這么少,是不是要有所行動給予支持呢?本來以為,胡金牛教授在寫自己榮譽的時候,會嚴肅認真一些,結果讓人忍不住笑,因為他根本就不會嚴肅。其中一項榮譽,說自己是2008年的感動中國特別獎獲得者。我查了一下,2008年感動中國的特別獎授予給全體“中國人”,也就是,每個普通人都是2008年的感動中國特別獎獲得者,如果你想在簡歷上寫上也是沒有問題的。胡金牛成為南開大學的教授,一路走來,應該獲得過很多獎項和榮譽,但他卻把全體中國人都獲得的榮譽曬出來,一下子就拉近了自己與普通人的距離,也讓人感到這是一位沒有架子的教授,學生應該很喜歡這樣的教授。大家看完胡金牛教授的簡歷之后,是不是會覺得這位教授有點不一樣呢?身為南開大學的教授,與大家認為教授身穿西裝的形象有很大的區別,也沒有“端著”,甚至拿自己的簡歷開涮,調侃中略帶自嘲。有人就說,只有自信到一定的程度,才敢這樣自嗨。說實話,雖然胡金牛教授的簡歷風趣幽默,讓人覺得很搞笑,但寫簡歷調侃自己,對自己進行自嘲的方式,可能并不適合每個人,為何這么說呢?第一,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什么經驗和成就,如果簡歷寫得像胡金牛教授這么樸實無華,甚至吐槽自己的教育經歷,可能真的會被HR認為你沒有真才實學,肚子里沒有貨,那就可能與工作失之交臂。第二,胡金牛是985大學的教授,擁有博士學位,也有真才實學,雖然他把自己的教育經歷、研究成果、教學經歷輕描淡寫,但大家都知道,他這是在謙虛,也是調侃自己的方式,大家只會會心一笑,內心還是知道這位教授有多厲害。普通學生要是這樣寫,可能簡歷都不會被HR看上。第三,調侃自己,對自己進行自嘲是幽默和風趣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如果沒有這種天賦或本領,調侃自己可能真的就會變成黑自己,最后貽笑大方。因此,建議大家看胡金牛教授調侃自己的簡歷時,不能太較真,當作趣味的事情看待即可,別輕易模仿。互動話題:看了胡金牛教授的簡歷之后,你想蹭他的課嗎?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