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藏金生翠玉解生肖,防忽悠咨...
939
2023-11-04
很難明確的說明玉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
中國人對玉的美幾乎是沒有抵抗力的。
這些年來,和田玉、翡翠價格的一路上漲,
似乎也在說明這個問題。
當然,這里面有炒作的意味。
但沒有一個廣泛的群眾喜愛做基礎,
單純的商業炒作很難一直持續下去,
在我看來,
仍然是以文化認同為基礎的底蘊使然,
中國人喜歡玉就像中國人愛喝茶一樣,
是傳統文化的侵染,
是沒什么道理可講的。
寶石,
或晶瑩剔透、或色彩嬌艷、或工藝精湛,
唯有玉石溫潤的特性是最符合國人審美的,
不是有“溫潤如玉”“君子佩玉”等成語嗎?
可見,玉文化是古已有之
而且還有特殊的含義
比如以玉比德
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所以,手里有點錢的人,也都會考慮選一款玉器
不過在選擇之前
我們還是要了解一點基本知識
以及套路
簡史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玉礦分布也比較廣
在石器時代
玉石作為祭祀祈福的道具
可能很早就被使用
在出土的一大批代表各自文化時期造型奇特、紋飾精美、做工精細的古玉器,包括各種動物、人物、禮器、祭祀器和大量古人在圖騰崇拜中的用玉,都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
后來,玉器演變為王公貴族的配飾
或者陪葬之物
成為身份、地位或官位的象征
春秋戰國就有“六圭”的使用規定,即王執鎮圭、公執桓圭、候執伩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壁、男執蒲壁的用玉制度。
雖然等級嚴格,
但使用玉的廣泛程度已經具有規模,
當然也是文人雅士的玩物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
百家思想齊鳴
文化空前絕后的繁榮
產生的“君子比德與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對后世影響極其深刻
以至于后世朝代
玉的用途更為廣泛
工藝更為精美、復雜
是尋常百姓家也能夠擁有的物件
而至現代
玉仍然是極富文化底蘊的配飾
和田玉
玉石佩器
是中國文化中一脈相傳的文化
在中國四大名玉(藍田玉、獨山玉、岫玉)中
和田玉是近年來最為人所熟知的了
和田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傳統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
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于世。
“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即真玉。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于昆侖山被稱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國境內而被稱為“于田玉”。直到清光緒九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昆侖山大概是中國文化種
最神秘的一座山了
有“仙山”之名
《穆天子傳》中記載
周穆王巡游昆侖,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載玉萬只”而歸。這個記述雖然不可盡信,但從中可以窺見上古時期人們已經知道昆侖山是盛產玉石的地方。
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負盛名。
《千字文》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之說。
昆岡玉就是指的和田玉。
中國古代的玉器
原料大多是和田玉、藍田玉和岫玉
尤以和田玉為甚
《史記·大宛列傳》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
《漢書·西域傳》載:“莎車國有鐵山,出青玉”。
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海內十洲記》曾譽和田玉為“白玉之精”。
這說明,中國自古以來最為推崇的玉石
就是以和田玉為首的“四大名玉”
翡翠
翡翠的發跡
很值得考究一番
漢許慎編著的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中:
“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翡翠本指一種鳥類,生活中中國南部
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在《感遇》一詩中有寫:
“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樹林”
而用翡翠一詞代指綠色玉器
也古已有之
北宋歐陽修《歸田錄》記:“余(歐陽修)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保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云禁中寶物皆藏宜圣庫,庫中有翡翠盞一只,所以識也。”
可見翡翠玉器很早便被為視為珍寶
緬甸玉大約是明朝時期傳入中國
因為其顏色翠綠
便也冠以“翡翠”之名
早期翡翠并不名貴,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蓋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時尚無定灘也,記余幼時,人參、珊瑚、青金石,價皆不貴,今則日.......云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
此處記載與歐陽修有異
可能二者所記錄的翡翠并非是同一物
這也符合緬甸玉從明朝傳入中國的記錄
此處也說明了
至少在紀曉嵐生活的乾隆時期
翡翠的價值經歷過一次暴漲
這也是有所依據的
清代以后,大量的從緬甸進貢來的緬甸玉開始風靡皇宮。皇帝、皇后以及后宮的妃子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都是翡翠制品。
自上而下的,
民間多半會以使用翡翠作為潮流和時尚
自然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甚至超過了和田玉之類的“真”玉
而且,一直延續到了現代
眾所周知
好的和田玉器價格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好的翡翠則不太好估量
天價都是有可能的
除了緬甸出產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產的國家還有中國、危地馬拉、日本、美國、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和哥倫比亞。這些國家翡翠的特點是達到寶石級的很少,大多為一些雕刻級的工藝原料。中國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也出產少量翡翠礦石。
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因而翡翠又稱為緬甸玉。緬甸是世界翡翠出產最豐富的國家,且以玉石優質聞名。位于緬甸曼德勒以北350公里的帕敢是緬甸著名的玉石礦區,大部分的玉石均發現于此。且其開采多數都有中國人參與。
老貨與新貨
單論歷史價值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但說起工藝之美卻是各有千秋。
古玉的工藝之美勝在古樸大方、
隨性協調以及原始粗獷的線條美,
而新玉的工藝之美則勝在對于細節的雕琢之上。
玉器的雕琢從古至今,
已經由工藝轉變為了設計,
科技的不斷進步,
以現代工藝的精準把細節雕刻發揮到極致,
做出古人完全做不出的物件,
這完全已經是另一種形式的創新了。
不過咱們現實來看
可能新玉是比較適合大部分人的
畢竟價格擺在這里
如何看
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沒有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鑒定知識
但是都有套路
高古玉一般人玩不了
就只有一句話:出土的東西不要碰!
下面說說新玉
首先,真。
不管是翡翠還是和田玉
都是礦石
那么就會有它應該有的物理性質
寶石成因、環境地質、密度硬度等
至于究竟有什么性質
這個就得自己去研究了
還有什么皮、底、料
什么老坑、這坑那坑的
都得知道
不然就是被坑
能多知道就多知道一點
反正被忽悠是肯定的
能防一點是一點
既然是礦石
當然也是越來越少的
尤其精品
但到底有多少
這個也是不好說的
是否存在大量囤積
然后慢慢出貨?
其次,工
如果你不是想搞投資發大財
只是單純喜愛玉石
想買一個佩戴
當然是要買一個漂亮的
切割是否圓潤飽滿
雕工是否平滑精湛
不管是人工雕刻
還是機器雕刻
至少也得是靈動飄逸的
都現代社會了
科技這么發達
你買的又是新玉
就不要追求粗狂原始的刀工了
還是買個細膩的好
第三,藝
一塊礦石而已
既不能吃也不能用
買了做什么?
就是為了看啊
所以工只是基礎
藝是進階
中國的工藝美術大師
多如牛毛
水平、知名度、含金量都是說不清的
還有濫竽充數的
給個證書
就貴十幾萬
還是小心為好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要什么都求助于人
最好還要懂一點雕刻知識
并不困難
網上一搜就有
自己懂怎么看了
就不要太在乎大師不大師
能夠滿足或者稍微高于你本身欣賞水平的
比較合適
太高的
既買不起
也欣賞不了
沒意義
循序漸進才是正理
最后,寓
雖然你可能買的不是什么極品
大概幾千到幾萬
但你肯定也希望這塊玉能夠給你帶來點福氣
所以必須得有個好的、并且適合你需求的寓意
這就需要你去了解
每個雕刻形象所代表的意思了
選一個你最想要的
然后就安心帶著吧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