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次算命結果都不一樣(古代...
475
2023-11-06
一、蛇入家中邵康節以梅花易數名聞天下,大家都傳聞他能未卜先知,可是也有人覺得傳說不一定可信。邵康節的一位好朋友陳恍,就對此半信半疑。這一天,陳恍到邵康節家中做客,兩個人談天說地,陳恍終于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問:“都說你精于梅花易數,那是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卜算出來?”邵康節微笑著點頭:“那是當然。”陳恍卻更加懷疑起來:“我卻不信,你要是真能卜算,不妨算算我今天回到家以后會遇到什么事。”邵康節見陳恍很認真,于是提起筆交給陳恍:“你寫一個字,我來卜算。”陳恍接過筆,想著現在正是巳時,便隨手寫了一個“巳”字。邵康節看了笑著說道:“巳在十二生肖中對應蛇,你寫下這個字,預示著今天會有蛇進入你家中。”陳恍聽了直搖頭:“你這樣一說,讓人越發不能相信了。我的家住在鬧市中心,又不是荒郊野外,哪里會有蛇?你分明是在說笑!”邵康節卻一本正經地說道:“是與不是,陳兄回家以后便見分曉。”陳恍回到家中,便讓家人仔細尋找,防止有蛇進入家中。家人四處察看,直到日落西山,也沒有看見半條蛇的影子。陳恍心中對邵康節腹誹不已,想著明天再見面時,一定要好好數落他一番,看他有何話說。正這樣想著,忽然有客人上門來拜訪,那人來自廣東,特地帶了廣東特產團蛇兩尾。說這是廣東的名菜佳肴,專程帶來送給陳恍。陳恍想起邵康節的話,不禁驚嘆不已。第二天一早,陳恍就將其中一尾團蛇,送到邵康節家中。二、“子”字測吉兇邵康節善于卜算吉兇,所以經常有人上門,請他預測吉兇禍福。生意人更是如此,他們想知道這一次出門經商是否順利,是否能賺到錢。有一位姓張的富商,他出門做生意前,來見邵康節,請他預測一下此行是否順利。邵康節讓他寫一個字,張富商沒讀過多少書,就寫了一個簡單的“子”字,然后把這個字恭敬地送到邵康節面前。邵康節看著這個字,沉吟不語,正在這時,家中的婢女進來送茶,邵康節頓時眼前一亮,他笑著對張富商說道:“此行大吉!你這次出門不但事事平安順遂,而且無論做什么生意都會穩賺不賠,放心去吧。”張富商得到邵康節的肯定,登時心花怒放,高高興興地告辭離開。張富商的一位朋友李員外,也想出門做生意,只是他心里沒有底,有點舉棋不定。張富商便建議他去找邵康節卜算一下,并且把自己寫字測算的經過都告訴了李員外。李員外便也來見邵康節,說明了來意,邵康節也讓他寫一個字,李員外便也寫了一個“子”字。他心里想著:“張富商寫了這個字,得到的結果是事事順利,我寫這個字,也應該萬事大吉。”邵康節看著李員外寫的“子”字,皺起了眉頭,正在這時,一只花貓從窗臺上一跳而過,嚇了李員外一跳。邵康節搖搖頭,對李員外說道:“員外此次不宜出門,否則的話必然受到驚嚇,財物受損,嚴重的話還可能有性命之憂。”李員外一聽,大感意外,心里還很是不服氣:為什么張富商測這個字就是萬事順利,我也測這個字卻會財物受損,還有性命之憂?他嘴上不說,心里卻打定了主意,我偏要出門去做生意,等我賺了錢回來,再來質問你,看你還有什么話說?張富商和李員外出門做生意,兩個月以后,兩個人回來了,張富商果然一帆風順,做什么生意都賺錢,李員外卻流年不利,買了一批貨還沒有出手,就全被劫匪搶奪了,幸虧他機智,找了一個地方躲了起來,這才沒有遭到毒手。兩個人都很佩服邵康節的神算,可是卻不明白,為什么同一個字測算的結果卻不一樣。兩個人一同來見邵康節,向他請教這其中的原因。邵康節說道:“你們都寫了‘子’字來測算,雖然同是一字,但是情境卻不一樣。張富商寫‘子’字時,恰逢侍女進來送茶,子字加上女字便是好,意味著此行必然一切皆好,萬事大吉。而李員外寫這個‘子’字時,正有一只花貓從窗前躍過。子乃鼠也,鼠遇貓當然是一場劫難,李員外要做生意,自然會血本無歸,嚴重的話還會有性命之憂。”三、預測復建邵祠邵康節三十歲以后,住在洛陽,與司馬光、富弼等人交往密切。司馬光等人便出錢資助邵康節,幫他買下了五代時節度使安審琦的故宅,將這里重新修繕,邵康節將自己的住處題名為“安樂窩”,自號為“安樂居士”。宋代以后,邵康節的住處便無人打理,又經歷戰火毀壞,到了明代以后,邵康節的“安樂窩”已經蕩然無存。明朝景泰年間,進士虞廷璽出任洛陽知府。一天,兩位老農為一塊從地里挖出來的石磚爭吵不休,都說這石頭應該歸自己。兩個人爭吵不出結果,便把官司打到了知府虞廷璽這里。虞廷璽詢問事由,一位老農說這塊石磚是他挖出來的,當然應該歸自己所有,另一位老農說地磚是從他家的地里挖出來的,自然應該是他家的財產。兩個人當著虞廷璽的面,吵得虞廷璽頭疼,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什么樣的一塊地磚,竟然讓兩個人吵成這樣?虞廷璽讓人把地磚抬到公堂上,見這塊地磚古色古香,明顯是宋代的制式。虞廷璽仔細打量,發現上面竟然還有一行小字:“大明景泰己亥,知府虞廷璽為我復興此窩。”虞廷璽大吃一驚,當時正值景泰年。他再一打聽,原來挖出石磚的地方正是當年邵康節“安樂窩”的遺址所在。虞廷璽敬佩邵康節,便在邵康節當年故居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房屋,“繚以垣墻,植以樹木,構堂三間,塑康節之像于其中”。后來這處建筑一直保存下來,現在是紀念邵康節的祠堂。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