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羅胖子數學課堂說起數學,不僅讓孩子頭疼,更讓家長頭疼。那怎么樣才能把數學給學好,怎么樣才能讓家長孩子不頭疼?下面我給出四種方法:1.端正心態,回歸課本。2.反復練題,提煉規律。3.錯題整理,摸清套路。4講解錯題,深刻記憶。一、端正心態,回歸課本首先,端正心態,不要讓孩子成為“懶人”,這種懶不僅是身體上的懶,更是思想和行動上的懶。孩子在很多時候不愛聽家長的話,反而聽老師的話,對老師有一種敬畏感。這時候就需要聯合老師,給孩子點動力,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做思維勤奮的學生。數學是階梯形很強的鏈條式的一門學科。當前面的知識學不會時,后面的知識也就聽不懂。讓孩子把課本上該學的知識都學會弄懂,像課本上的簡單題要刷三遍,刷到一看到題目就能想到答案的那種程度,把孩子的基本功打扎實,在后續的學習中也能穩步推進。二、反復練題,提煉規律當課本上的知識都學會以后,這個時候就需要反復的練題,反復的練題并不是盲目的練題,還是練那種自己不會的題。摸清楚題目中背后所蘊含的知識點,提煉數學知識點背后的規律,也就是把知識點壓縮成規律,這是一個由厚到薄的過程。當題越練越多的時候,這個做題感覺就出來了,此外,讓孩子有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不能碰到難題就過,要適當啃一啃這塊硬骨頭,在以后做題過程中才能把題摸清摸透,這樣慢慢的也會培養出孩子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三、錯題整理,摸清套路可以準備一個錯題本,把自己做過做錯了的題摘錄到錯題本上,并不是說要浪費時間去抄題,可以用剪刀把題目直接粘貼到錯題本上,把題目貼在正面,把答案寫在背面。這樣下次做的時候只需看正面的題目,做不出來的時候再看背面的答案。另外,千萬不要做形式主義,錯題本做的再漂亮,如果不復習,一切都是無用功。慢慢的把這些錯題刷到三遍以上,摸清楚這些錯題背后的知識點和套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搞清楚這道題目考的是哪一個知識點,就算有變化,那么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四、講解錯題,深刻記憶讓孩子把做過的題講出來,這么做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是能培養他的成就感,數學差的孩子缺的就是成就感和認同感,通過讓他刷題并且用自己的語言去講題,能培養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查缺補漏,看看自己哪方面的知識還是不牢固。然后用剩余時間繼續加強鞏固,做到深刻記憶。以上四種方法,如果能讓孩子做到,家長也不必再頭疼,那孩子的數學成績提高是必然的.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