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分尸打一生肖,請善待這只“...
570
2023-08-02
首先恭喜大家春節長假結束啦,終于能夠回到自己熱愛的崗位,各位是不是已經忙碌到喜極而泣了呢?要問開年忙到最想哭的是誰?當然是丁酉雞年這只“金雞”!
據說因為今年是閏年,“金雞”一共需要在崗384天,時間長到居然要經歷兩個立春,不可謂不辛苦。金雞為我們帶來吉祥鴻運,為了不辜負它,祖國人民也是費勁了心思把它打扮得極盡喜慶。
比如商場進門來一只:
單獨舞臺來一只:
喝酒也要來一只:
五糧液雞年賀歲酒
感覺這一口五糧液喝下去,都不禁要伸長脖子打個鳴。
當然不止咱中國人民玩兒得嗨,國際大牌們也都紛紛配合著我們過起了雞年,這畫風也是相當的厲害......
比如滿滿當當都是雞,每一只都美艷逼人:
gucci雞年絲巾和衛衣
比如左右門神雞,穿上能辟邪,而且動感十足,感覺一言不合就要撲扇翅膀斗起來:
Dolce & Gabbana的雄雞夾克
左邊這只小雞包還有星星眼,右邊黃配紅是什么鬼?聚財嗎?帶上這樣的錢包我好意思出門花錢???
MCM雞年新款錢包
還有這只T臺模特雞,體態優雅表情正,叉腰托下巴交叉爪,穿上氣場兩米八!
感覺國際時尚界友誼的小船已經一個360°后空翻加轉體720°回旋托馬斯了,然而他們還想讓我們掏錢......
國際大牌不僅對中國風存在深深的誤解,還每年這樣一如既往,死不悔改地推出辣眼睛 的中國風生肖設計,讓我不禁深深懷疑設計團隊是不是近年來cun晚的忠實觀眾了。
這些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雞年吉祥物,讓我不禁想起了2015年“9·12特大財物被盜案”里那2對4只被盜的雞缸杯上的。
事情是這樣的:
來看新聞。
海西晨報訊(記者陳雅玲 通訊員 陳麗明 周秀聯)“謝謝你們!”昨日下午,市民老梁(化名)給同安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張耀培等民警送來了感謝錦旗。就在不久前,他報警稱:“2對‘斗彩雞缸杯’被盜,價值高達6億元。”接警后,張耀培等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并遠赴江西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為受害者追回被盜的2對4只“斗彩雞缸杯”,成功破獲“9·12”特大財物被盜案。
然后下面的具體事情經過寫的跟小說一樣,我就不引用了。重點是,雞缸杯不是一個在故宮,一個在劉益謙手里嗎?怎么一下出來四個!
然后看到了被盜的雞缸杯圖片。
我就不說你什么胎體釉質畫工了,你把皇上的廟號給我寫在杯子上,是盼著朕死嗎?再說,你丫怎么知道廟號的?穿越過來的嗎?怎么不把謚號也寫上去!拖出去,五馬分尸!
底部連個“大明成化年制”的年款也沒有,竟然畫了個大公雞,難道是“一只雞出品”嗎?
我的內心是崩潰的,當時默默發了一條盆友圈。
沒想到劉總本人過來吐槽了,他云淡風輕地說,四個杯子六億,便宜。
其他網站也迅速轉發了新聞,標題有改動。
藏家價值6億“雞缸杯”被盜嫌疑人:希望是假的放心吧你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順便,真的雞缸杯長這樣好嗎!
此處強行插入一則廣告,你想不想用幾百塊就得到一個官方出品的雞缸杯——復制品?(此處必須大喘氣,因為真品它在保稅區的保險柜里)
(廣告做完了,我會走遠點的)
大家好,我又回來了,因為今天這篇文還沒寫完啊……
話說,其實,雖然說雞年這個雞,在今天禮崩樂壞的環境下,聽起來不太可愛,但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我們還是很喜歡雞的。而且在中國美術史里,雞的形象一點也沒有上面這么鬼畜,是非常美好的形象。
也很委屈啊:我有什么錯,我明明辣么萌!
宋 李迪《雞雛待飼圖》頁,絹本設色
縱23.7cm,橫24.6cm,故宮博物院藏
在中國,雞自古就是“德禽”,所謂雞有五德,即為:
頭戴冠者——文也;
足搏距者——武也;
敵在前敢斗者——勇也;
見食相呼者——仁也;
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況且“雞”諧音為“吉”,寓意美好,也是中國傳統畫家愛畫的題材,在他們的筆下,有富貴華麗的錦雞,有憨態可掬的萌雞,也有氣勢昂揚的雄雞,它們無一例外地擁有藝術的美感。
最開始,大家很喜歡畫那些華麗的雞。
比如下面這幅,灰常有名的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
錦雞輕盈地攀在芙蓉花枝頭,翎毛華麗鮮艷,尾羽纖長,它正回眸看著一雙粉蝶在花間翩翩飛舞。畫面特別恬靜美好。
畫家用雙勾法細膩勾勒出錦雞、芙蓉、蝶的形象,暈染層次清晰,體現了皇家的典雅貴氣,絲毫沒有浮夸之嫌。
(傳)北宋 趙佶《芙蓉錦雞圖》軸,絹本設色
縱81.5cm,橫53.6cm,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王淵和明代林良筆下的雞,延續了西蜀黃荃和宋代院體花鳥的風格,精致生動,既富有裝飾性,又有小品意趣。
元 王淵《花竹集禽圖》,絹本設色
縱103cm,橫64cm,故宮博物院藏
明 林良《雉雞圖》軸,絹本設色
縱155cm,橫92.6cm,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華喦的錦雞則采用沒骨寫生的手法,與寫意大背景融合在一起,是帶著靈氣的小清新。
清 華喦《錦雞竹菊圖》軸,紙本
縱106.8 cm橫47.2cm,上海博物館藏
除了美麗的錦雞,歷史上也有很多萌雞。
宋代佚名的這幅《子母雞圖》就是一幅神品。母雞羽翼豐滿,帶著小雞出來覓食。毛球似的小雞剛出生不久,對周圍環境懵懵懂懂,不敢離開媽媽身邊,模樣頗為惹人憐愛。
宋 佚名 《子母雞圖》軸,紙本設色
縱41.9cm,橫3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以后,文人畫逐漸占據了中國畫壇的主流地位。文人筆下的萌雞則更有一種親切的人情趣味。
明代大畫家沈周的《臥游圖冊》中有一只小雞,精神得很,兩只小腳有力地支撐起滾圓的身體,一雙眼睛锃亮有神。沈周在畫中的題詩也充滿了屬于文人的脈脈溫情:
茸茸毛色半含黃,
何獨啾啾去母傍。
白日千年萬年事,
待渠催曉日應長。
明 沈周《臥游圖》冊第十三開雛雞頁,紙本設色
每開縱27.8cm,橫37.3cm,故宮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流行大寫意,八大山人自然是大寫意一路的巔峰級人物,他的小雞簡直就是中國大寫意花鳥畫中的神級作品,墨暈漬散效果恰到好處,一點一墨,都好似有神助一般。誰說八大山人成天苦哈哈地怨天怨地,這幅畫分明顯露出山人柔軟溫暖的心。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山水花鳥冊》之二雛雞畫頁
近代齊白石筆下的萌雞,與八大最明顯的不同在于雞腿驟然粗了一圈兒,各位可不要小看這短粗的小雞腳,除了齊白石,還真沒人畫過這么粗的雞腳。
近現代 齊白石 七雞圖(復制品)
北漂的齊白石筆下小雞憨態可人,杭州的潘天壽畫出來的小雞卻也別有一種萌態。下面的這件作品藏在中央美院,按照畫中題跋,是潘天壽仿八大山人之意所作,不過打眼一看,潘老個人風格還是很強,潑辣硬拙的用筆將兩只小雞畫出一種執拗的味道。
近現代 潘天壽《擬八大山人雛雞圖》
中央美院藏
徐悲鴻的雞則是威嚴雄壯的,頗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氣勢。當然,徐悲鴻畫雞有更多特定的時代背景,雖然在其原本的語境之下,徐悲鴻的雞更具感染力和煽動性。
近現代 徐悲鴻《竹雞覓食圖》軸,紙本設色
縱54cm,橫34.2cm,故宮博物院藏
林風眠畫過一幅《雞圖》送給前輩齊白石,款署是“齊白石先生正畫,后學林風眠,西湖一九三一春。”
近現代 林風眠 雞圖
166.5×44cm 北京畫院藏
可以看出,畫面中這三只白羽雞并不是傳統中國寫意畫的筆法,線條更加抽象靈活,色彩也比較像水彩或水粉的畫法,比較清新。可以說他筆下的雞更加中西融合一些。
林風眠畫雞作品
他與唐云合作的雞,可以看出中西風格的差異。
林風眠、唐云合作畫雞
寫到這里我只想說,美麗也好,呆萌也好,霸氣也好,wuli大天朝千百年來明明流傳下來辣么多好看的雞,為什么現在就給我看這些?
這對雞公平嗎?
為了拯救你們被辣的眼睛,我特別精選了一些關于雞的正版藝術復制品,采用高清復制技術,一般人都看不出你掛的不是真跡。在雞年討個好彩頭,掛一張好看的雞寶寶畫兒,還沒花幾個錢,是不是感覺特別美美噠?
PS:此處是廣告,不買忽略就好啦。
“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這畫他花了三百萬,我只賣三萬,還凈賺兩萬九千五
一本冊頁賣了兩億,齊白石嚇醒后發了個朋友圈
蕩氣回腸!一篇文看完過云樓這一百五十年
齊白石為什么討厭做官?
畫家過年不無聊:張大千吃,豐子愷畫,沈周發愁想生娃
為什么大牌時裝在cun晚就失去了高級感?| 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