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入門》:天干地支

            抖帥宮 63 2023-07-06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jì)年,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jì)日,此外還曾用來紀(jì)月,紀(jì)年、紀(jì)時等。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jì)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jì)日,此外還曾用來紀(jì)月、紀(jì)年、紀(jì)時等。

            天干地支產(chǎn)生炎黃時期,天干地支紀(jì)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jì)歷之符號。根據(jù)《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chuàng)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干名也。”

            中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shù)與回歸年的天數(shù)相符,設(shè)置閏月。據(jù)記載,公元前六世紀(jì)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xié)調(diào)陰歷和陽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shè)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dāng)?shù)字般的單純,而且后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shù)字被賦予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fā)現(xiàn)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chǎn)生陰陽合歷,發(fā)展出現(xiàn)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yīng)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起源

            根據(jù)現(xiàn)有的考古材料,古人早在殷商時代就開始用天干地支紀(jì)日,大概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天干的漢字?jǐn)?shù)目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漢字?jǐn)?shù)目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關(guān)于天干地支的起源,有人認(rèn)為是巴比倫文化影響的結(jié)果,有人認(rèn)為是古人對太陽和月亮運行周期的描繪,有人認(rèn)為是古代人農(nóng)業(yè)經(jīng)驗的反映。

            天干地支二者的組合,產(chǎn)生了六十甲子,在中國采用公歷之前,人們長期用它記年、月、日,如甲子年、丙寅年、戊辰年等。例如,公元2001年,是中國農(nóng)歷的辛巳年;下一個辛巳年則是在60年以后,即公元2061年。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數(shù)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數(shù)字取代之后,人們?nèi)匀挥盟鼈冏鳛橐话愕男驍?shù)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僅用于羅列分類的文章材料,還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評級與分類。

            在陰陽五行理論中,干支按其順序分為陰陽,逢單數(shù)屬陽逢雙數(shù)屬陰。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數(shù)。在這個基礎(chǔ)上,根據(jù)相生相克的理論,推算人事的和諧、興衰、沖突及其生滅。

            天干地支這樣一些符號被賦予了豐富的神秘的文化內(nèi)容,是了解古代中國人思維習(xí)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含義

            干者猶樹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nèi)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

            ?。翰菽境砷L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己:起也,紀(jì)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jì)。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紐也,寒氣自屈曲也。

            寅:濥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強也。

            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萬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陽氣畢布已矣。

            午:仵也,陰陽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萬物之體皆成也。

            酉:就也,萬物成熟。

            戌:滅也,萬物滅盡。

            亥:核也,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作用

            考古發(fā)現(xiàn),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dāng)時的日歷。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jīng)開始使用干支紀(jì)日了。根據(jù)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fā)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jì)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jù)。而使用皇帝年號紀(jì)年則是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號。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如《馮婉貞》:“咸豐庚申,英法聯(lián)軍白海入侵。”咸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jì)年。

            經(jīng)天緯地

            文以載道。文字是用來承載道體的,天干與地支同樣也具有承載作用。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故知天干是入天之通道,地支是法地之通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和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shè)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然都長在地上,但是萬物的生長卻離不開天。

            研究易,大都從卦開始。其實從歷史上看,干支出現(xiàn)的時間更早。

            干支是經(jīng)緯之學(xué)!經(jīng),貫穿南北,連接上下;緯,貫穿東西,連接左右。

            干支,干象天而支象地。道法自然,法天象地,頂天立地經(jīng)天緯地。

            經(jīng)天緯地,必作于細(xì)。生命的質(zhì)量取決于對細(xì)節(jié)的尊重。干支,是應(yīng)用易學(xué)的根本。《奇門大全·序》:“支干者,陰陽之變化也;陰陽者,生死之玄關(guān)也。”易學(xué)研究中,絕大部分應(yīng)用易學(xué)流派都是依靠干支來作為基礎(chǔ)應(yīng)用單位的??墒?,很多研究易學(xué)的人卻對干支缺少關(guān)注,這是最大的通病。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很好的基礎(chǔ),是建不起來摩天大廈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字字都具有無量義,妙不可言!通過干支就可以推演事物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果對干支沒有深刻的了解,沒有相應(yīng),那就是無根之草,無源之水。很多人都是貪圖一時的成就,根本不知道追本溯源,導(dǎo)致了食而不化,緣木求魚的結(jié)果,既耗時又費力,咎由自取。

            難怪明代的王船山說:害莫大于膚淺!

            天上人間

            天干有十個,是五行的兩極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陰陽變化而地支是陰陽之道產(chǎn)生變化而成十二位。至于這些名稱的由來與《周易》沒有多少關(guān)系,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易學(xué)的另一種系統(tǒng)。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就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人之學(xué)。

            相傳,六十甲子與二十八宿均由斗姆娘娘掌管,六十甲子太歲是姜子牙封神而定。但其原始出處,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無法考證清楚。

            《世本》曰:“容成造歷,大橈作甲子。”從文獻(xiàn)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jié)令。殷商時期出現(xiàn)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和記載數(shù)目的文字,稱為天干,并與地支結(jié)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計年、月、日、時。十二是個特殊的數(shù)字,太陽系九大行星,木星對應(yīng)東方,木星十二年又循環(huán)流轉(zhuǎn)回到原位,對應(yīng)著一個周天。

            十二地支就是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对娊?jīng)·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中期,在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簡,證明了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開始使用十二生肖;通過文獻(xiàn)追溯從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日書》(放馬灘秦簡)就有文字內(nèi)容。

            據(jù)說,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想法。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的《論衡·言毒篇》,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于東漢。至于為什么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biāo)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guān)。

            另據(jù)北大教授李零考證:干支做盜名,這與金口訣的記載完全相同。

            在干支排序中,天干中甲為第一,地支中子為第一。因為蒼天有好生之德,五行中有生發(fā)之義的只有木,自此而下,萬物生生不息,故天干甲木為首。“水潤萬物而不爭”(《道德經(jīng)》),因此,在地支中水為第一(詳見專述《五行次第》)。故而六十甲子中,甲子排在首位。

            六十甲子,也稱為六十花甲子。天地雜物撰之而成的東西稱為花甲;花甲就是不純的東西。(六十花甲究竟是什么?)不純是因為有了干和支的結(jié)合?;滓彩?ldquo;玄黃”的進一步闡述,《易·坤·文言》曰:“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干支,是應(yīng)用易學(xué)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都是通過它來認(rèn)知的?,F(xiàn)代社會講求人性化以人為本,強調(diào)人本位。對待干支也一定要賦予人性化。

            古人早已如此對待了。 

            北京白云觀是中國道教協(xié)會所在地,在它的元辰殿中,供有六十甲子太歲名字和肖像。

            六十甲子,不管是文官或是武將,統(tǒng)稱大將軍。太歲,為每年行年干支的稱謂;例如今年是二〇〇七年,太歲為丁亥。

            甲子太歲稱金辯大將軍,甲申(二〇〇四年)太歲是高賡乙酉(二〇〇五年)太歲是蔣專……,每年都有太歲具名可拜因此拜太歲時,要知道拜的是誰。

            知性好相處

            易學(xué)的思維方法就是“類象”,八卦和干支及其含義都是類象的結(jié)果。對干支的理解與演繹也要通過這種思維方法來了解。

            一滴水含三千大千世界,每個干支的含義有無數(shù),不能生硬地去理解。生硬的結(jié)果,就是名實不符,名實不符就會造成混亂。了解干支,就跟了解人性一樣,知性才能好相處。

            干支含有種種特定信息,大無不包,細(xì)無不化。例如:從性情來說,甲,個性剛直,自律嚴(yán)厲,具統(tǒng)帥之魄力,有威性能被多數(shù)人信賴;乙,外表懦弱謹(jǐn)慎,內(nèi)心執(zhí)拗,保守,拘泥于事物,如此等等。

            甲木,屬于陽木性人,主仁德、正直、有主意、能忍辱、有魄力、擔(dān)當(dāng)力、堅強。強調(diào)做人不但要有膽力,還要能夠出類拔萃。

            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實就是十二生肖,這在中國無人不知,但卻很少有人了解它的本源和含義。

            關(guān)于地支藏象的內(nèi)容,非常有趣。其中每一個都代表什么?其作用是什么?這些都是易學(xué)的基礎(chǔ)內(nèi)容。

            地支藏象

            子水,代表賊盜,又代表技術(shù)性的職業(yè)、機密文件、鑰匙、跟機密性的器械相關(guān)的事物。水是流動的,引申為流動性的行業(yè)也可指代一個人沒有主見,喜歡隨波逐流,也可以代表一個人機敏;若水泛濫,則代表人狡猾,或感情泛濫,等等。子水多主情感郁悶,多災(zāi)多病。子水為坎卦,坎多則多災(zāi)難,為卦象類比所致。

            丑土,代表官人,金融業(yè)(如金融、會計、出納、證券、保險等;也代表證件、票據(jù)等),務(wù)實而沉默,是領(lǐng)軍人物,但不喜歡權(quán)力。丑土亦指怨婦——充滿了抱怨的女人;也代表冤仇詛咒。

            寅木,代表官貴,膽大有學(xué)識,代表通訊設(shè)備、高科技產(chǎn)品,等等。為人樂于冒險,充滿激情,領(lǐng)悟能力強,觸類旁通。寅見寅,主連蒙帶唬,適合作政客。

            卯木,代表車船等交通工具,逢空則代表飛機、網(wǎng)絡(luò)、信函。例如,發(fā)短信就可以用卯來表示。為人體貼和忠誠,喜歡寧靜和舒適。卯木多,則主好斗辯論,且婚姻多不和睦;“坤安震殺”之故。

            辰土,代表醫(yī)巫卜相、宗教等相關(guān)之人,引申為執(zhí)法人士,倔強好斗、性格激昂、強大和獨立。

            地支中,只有龍為圖騰物,人未曾見。龍為圖騰,麒麟也是圖騰,因此圖騰之物都可以歸到龍類,用辰來表征。

            歷史上,有多處記載孔子曾經(jīng)“問禮于老子”,其中《史記·老子申韓列傳》里提到:老子對孔子說,不要一天到晚總是充滿斗志想要成就功業(yè),計劃著將來如何如何,這樣其實無益于自身,并且也恐怕活的不長久,在社會上發(fā)展的好,將來會有后遺癥??鬃勇犃怂脑?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龍可以“乘風(fēng)云而上天”,年輕的孔子,認(rèn)為老子深不可測,高不可攀。

            順便介紹一下:故宮里的角樓,并不是在角落地方就叫做角樓因為古代建筑都是用木制,為了防火,請龍王來降火,天上二十八宿中的角星對應(yīng)為龍角,代表著龍,因此就請下角星下界故名為角樓。角樓是中國的鎮(zhèn)城之寶,角樓深刻地體現(xiàn)了“萬物各得以生”的五行之和的目的。

            巳火,代表文書信息、驚恐、多疑、多夢,也主迷人、明智和深思熟慮,多疑、倔強。健談、愛生悶氣、比較自私。

            午火,代表文章、文藝,在人性方面,主敏捷但不安定,虛榮急躁,古道熱腸,渴望輝煌而動蕩的生活;親情不睦。午火多了為離卦,問婚姻多有離異之相,不離則兩地分居。午火疊見主人精神比較壓抑,所以金口訣里有這樣的口訣:“午見午,主精神壓抑;未見未,主忐忑不安”……這些口訣,自古于書未見,均來自于家學(xué)之傳承。

            未土:未主口食,多好酒,愛好夢想,多愁善感和利他主義者缺少獨立性,常需要支持。未入坤卦,坤主安寧,二坤疊見則主物極必反。未見未,主忐忑不安。

            申金,是傳送之神,主軍警政法、執(zhí)法人士、武術(shù)槍械。好奇和調(diào)皮,力求出類拔萃。申為坤所在位,疊申相見為斷。例如問婚姻,則主分離。 

            酉金,為暗昧之神。代表化妝品、首飾、鏡子,美容機構(gòu)等。在人性方面,主驕傲,有條理和專橫,自命不凡。

            美國在海灣戰(zhàn)爭時,帶了好多雞到戰(zhàn)場,這些雞是為了防備伊拉克的毒氣戰(zhàn)。酉主暗昧,毒氣是暗昧之氣,雞對毒氣十分敏感;酉,在內(nèi)臟代表在肺,肺開竅于鼻,故而鼻子靈。在這一點上,雞比狗的判斷力強。

            酉金重疊,主人精于算計,行事詭秘,多疑,理性思維。

            地支六合中,辰與酉合,是暗合,私下之合,不是光明正大的過程。若問感情,看到辰酉合,就知道是暗合。酉是雞,辰是龍,“雞見辰,亂人倫”。掌握了這些金口訣中的基本口訣,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只要真懂干支關(guān)系,運用起來就很神奇,入手便得高層次! 

            戌土,主玄妙、是非。代表醫(yī)巫卜相,孤寡之人,宗教之人。在人性方面,主真誠,正直,值得信賴。

            亥水,主賞賜、贈送。在人性方面,主憨直,生氣勃勃,固執(zhí)和助人為樂;亦主不守本分之人、娼妓等。在物象方面,代表洗手間,歌舞廳,情色場所,洗浴場所,暗疾(不愿為人所知的?。?/p>

            疊亥相見,主有一定的文字專長或文學(xué)才能(包括有書法、繪畫等)。

            同樣是茶,但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個性。十二地支中,有四個代表土,它們的個性也不相同。辰土是硬石頭,表示玉石、鉆石;戌土是灰土、灰塵,還代表巖漿、攪拌了的水泥等等;丑土是能長莊稼的濕土;未土是沙土、燥土,代表很難生長植物的地方,如沙漠。

            對于天干的理解,通??梢砸罁?jù)天干納支后所對應(yīng)的地支來比照。

            在古人的基礎(chǔ)上,我對十二地支的類象又進行了補充和拓展。盡管它們有著相同的類象,但進一步組合的情不同,類象就差距很大,詳細(xì)內(nèi)容在出生時間與命運一書有講。每個干支出處不同,性質(zhì)也就不一樣,其效用自然也不同。只有仔細(xì)鑒別,才能深入了解干支匹配組合后的自性。好比同樣是本科學(xué)歷,但清華、北大的本科生,與其它院校出來的本科生的受重視程度就不同。再如中藥,臺灣產(chǎn)的當(dāng)歸,和陜西產(chǎn)的就不一樣,陜西的藥性更為純正。這就是出處決定了它的性質(zhì)和效用

            掌握了干支的特定內(nèi)涵和屬性,對易學(xué)的學(xué)習(xí)有著非常之益!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guī)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guī)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jié)果。中國歷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guī)律。

            天干地支相關(guān)關(guān)系

            與夏歷的關(guān)系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

            此又稱為“十天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

            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

            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

            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中國人民過去就

            是以六十甲子循環(huán)來紀(jì)年、紀(jì)月、紀(jì)日、紀(jì)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

            規(guī)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guī)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jié)果。中國歷法包含了

            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guī)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后,又從頭算起,周而

            復(fù)始,循環(huán)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

            甲子。稱為干支紀(jì)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后依

            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

            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

            個干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

            個時辰。

            地支與五行方位的關(guān)系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方;

            丑(牛)、未(羊)屬陰土,中方。

            天干與五行方位的關(guān)系

            甲為棟梁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丙為太陽

            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

            戊為城墻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庚為斧鉞

            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露之水,北方。

            天干地支與十二生肖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

            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jì)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于紀(jì)日,此外還曾用來紀(jì)月、紀(jì)年、紀(jì)時等。那么,干支紀(jì)法的發(fā)明者究竟是誰呢?

            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fā)明?最早出現(xiàn)于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

            十二生肖

            大約在戰(zhàn)國末年,依據(jù)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jì)日,每六十日而甲

            子一周”??磥砀芍谴髶蟿?chuàng)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干名也。”

            一些學(xué)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號這一特有現(xiàn)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xué)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chǎn)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xué)源流》一書中認(rèn)為,十天干起源于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jì)時中的反映,應(yīng)當(dāng)產(chǎn)生于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chǎn)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漸演變?yōu)槭?。所以,鄭文光推斷?ldquo;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chuàng)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jì)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jì)日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jì)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huán)的紀(jì)日法。

            清代劉獻(xiàn)《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于丑,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丑屬牛。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晌纺艋?,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shù),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jù)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中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jīng)根據(jù)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qū)分為十二個時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dāng)于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xiàn)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jù)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游蕩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xì)w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xué)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只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面,后來優(yōu)勝劣汰,定額定員并定位了,一直傳至今日。

            相關(guān)規(guī)律

            天干地支紀(jì)年

            干支紀(jì)年萌芽于西漢,始行于王莽,通行于東漢后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jì)年。有人認(rèn)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紀(jì)年。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jì)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jì)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

            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yōu)槎〕?。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tǒng)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yōu)楸樱烟级辏ü?5年)從乙酉改變?yōu)楸?。而東漢的歷學(xué)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jì)年和干支紀(jì)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干支紀(jì)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fù)使用,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下去。(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shù),所以每60年為一周期)。如1644年為農(nóng)歷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為農(nóng)歷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為農(nóng)歷甲申年,所以一代文豪郭沫若寫有《甲申三百祭》;1864年為農(nóng)歷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為農(nóng)歷甲子年;1865年為農(nóng)歷乙丑年,1925、1985年同為農(nóng)歷乙丑年,依次類推。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干支紀(jì)年是以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不是以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歲次甲子年,但嚴(yán)格來講,當(dāng)時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天干地支紀(jì)月

            干支紀(jì)月時,每個地支對應(yīng)二十四節(jié)氣自某節(jié)氣(非中氣)至下一個節(jié)氣,以交節(jié)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nóng)歷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歷書注明某農(nóng)歷月對應(yīng)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yīng)。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個月合5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fù)使用,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下去。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nóng)歷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紀(jì)月時對應(yīng)的節(jié)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nóng)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構(gòu)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節(jié)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nóng)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甲或己年乙或庚年丙或辛年丁或壬年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驚蟄雨水正月 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驚蟄—清明春分二月 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 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

            巳月立夏—芒種小滿四月 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

            午月芒種—小暑夏至五月 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 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立秋—白露處暑七月 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 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

            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 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 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 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

            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 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

            干支紀(jì)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實例:2004年大致是農(nóng)歷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時43分立春止。這里的時刻是東經(jīng)120度標(biāo)準(zhǔn)時。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驚蟄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驚蟄~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芒種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芒種~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時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紀(jì)日

            干支紀(jì)日,60日大致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fù)使用,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下去。確定的文獻(xiàn)指出干支紀(jì)日,始于魯隱公三年夏歷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因為儒略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shù)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jì)日對應(yīng)的儒略歷月日日期會反復(fù)一次循環(huán)。(公元4年本來應(yīng)為閏年,但因為公元前45年開始實施儒略歷后,“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屋大維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閏以修正錯誤閏。)

            因為格里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閏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認(rèn)定為閏年(這是因為按照現(xiàn)在立法計算,四年一閏的規(guī)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經(jīng)過400年大約會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個百年不算閏年,則正好平衡),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shù)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jì)日對應(yīng)的格里歷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復(fù)一次循環(huán),但整體而言,假設(shè)未來從不改格里歷,每8000年,干支紀(jì)日對應(yīng)的格里歷月日日期才會反復(fù)一次完整的循環(huán)。1912年2月18日,合農(nóng)歷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干支記日比起記載某月某日,其優(yōu)勢是非常容易計算歷史事件的日期間隔,以及是否有閏月存在。因為農(nóng)歷每個月29或30日不定(而且有沒有閏月也不知道),故如果日期跨月,則計算將會非常困難。至于某月某日和干支的對應(yīng),則可以查萬年歷。

            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秦朝歷法,每年的第一個月為十月,然后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也就是出游后過了9個多月(不算閏月),駕崩了。計算此次出游的總?cè)掌跀?shù)。

            解:從癸丑(第50天)到丙寅(第3天)總共是13天。所以總出游日期數(shù)一定是60n+13。9個月大約是270天,但270天并不是60的倍數(shù),所以可以判斷有一個閏月;從而,n=5,總共出行10個多月,日期數(shù)為313天。

            用日期記日的失敗例子:從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廿九日到六月初一日,一共多少天?

            答: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有29天,所以只有1天。(錯誤)

            原因:洪武三十一年有閏五月(共29天)。《明史》記載,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所以該問題答案應(yīng)是1+29=30天

            《八字入門》
             

            陰陽五行

            天干地支

            甲子納音

            四柱排法

            四柱三元

            日干旺衰

            用神喜忌

            胎元命宮

            十神分析

            大運小運

            八格外格

            富貴貧賤

            四柱神煞

            性格職業(yè)

            健康儀表

            祖上父母

            婚姻子女

            兄弟姐妹

            財官功名

            僧佛之道

            流年運程

            八字真訣

            上一篇:從八字看父母
            下一篇:八字日干旺衰的判斷法則
            相關(guān)文章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

            返回頂部小火箭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好看的亚洲黄色经典|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男同gay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成在人线av|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免费电影网站|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