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起名習俗

            抖帥宮 78 2023-07-06

            每個孩子出生以后,都要為他(她)起名,并在姓名里灌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那么誰最適合為孩子取名呢?

            我們可以肯定,原始社會的時候,起初應該是由母親為孩子命名的。當時,人們僅知其母不知其父,母親為之命名乃責無旁貸。《史記·周本記》說到周的始祖后稷,其名曰棄,正是他母親姜原為之取的。只可惜我國上古時期保存下來的此類史料少得可憐。

            屈原的時代,便已經確立了父親為孩子取名的絕對權威。《離騷》云: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于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做“靈均”。春秋戰國時期已確定的主要由父親為子女命名的規則,在《左傳》及西漢戴圣編定的《禮記》中就有詳細的總結。“父為子女名”的習俗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延續至今。

            除了父親為子女命名外,誰還能擔任這個角色呢?

            首先是祖輩。《禮記·內則》:“凡父在,孫見于祖,祖亦名之,禮如子見父。”南北朝時宋人王鎮惡,生于一個不吉利的日子—五月五日,傳說此日生,男害父,女害母,于是他祖父給孫子取名曰鎮惡。文天祥原名叫云孫,魯迅本名周樟壽,都是其祖父取的。實則祖母也常常為孫子取名。《宋書·袁粲傳》曰:“袁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太尉淑兄子也。父濯,揚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孫。”袁粲之名是他后來所改。《舊唐書·李百藥傳》:“李百藥字重規,定州安平人,隋內史令、安平公德林子也。為兒童時多疾病,祖母趙氏故以百藥為名。”

            祖輩為孫子取名,仿佛是人類歷史上較古老的命名習俗。

            其次是皇帝。由于我國古代皇權和忠君思想的存在,因此皇帝也非常好為非皇族之人命名,這里說的是最初的命名,并非改名。例如,宋孝武帝曾為王義恭之子命名曰伯禽,為顏竣之子命名曰辟疆。

            王讜《唐語林》卷一也載有皇帝命名之事:“司馬徒之孫始生,德宗名之曰繼祖。笑曰:此有二意,謂以索系祖也。”

            《元史·耶律希亮列傳》還載有皇后為人命名一事:“耶律希亮,字明甫,楚材之孫,鑄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歸鑄,生希亮于和林南之涼樓,曰禿忽思,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

            皇帝如此,比皇帝小的官們也紛紛效法,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北齊書·李稚廉列傳》曰:“李稚廉,趙郡高邑人也。齊州刺史義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欲,為兒童時,初不從家人有所求請。嘗故以金寶授之,終不取,強付,輒擲之于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廉。”州牧就是一州之長官。

            第三,由舅舅取名。清人鈕《觚剩續編》卷三“名字前定”條:金文通是由舅舅取的乳名“德兒”。

            第四,當今社會,除父母、祖父母為孩子取名外,還常常保留著請父輩之友、祖輩之友為孩子取名的習俗。鄭逸梅先生曾為湯志鈞之孫命名,就記在《藝林散葉續編》(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08條里:“湯志鈞生于甲子歲,其孫亦甲子生,委題一名,我取為‘循周’,謂循環一周甲也。又其外孫同生于甲子,再為題名為‘子緗’,因志鈞女服務圖書館,緗帙緗素均與典籍有關也。”至于鄧樸方之名,大家則較為熟悉了,那是鄧小平請劉伯承取的:鄧樸方乳名叫胖子,劉帥用拆字法,按照漢語拼音把胖(pàng)字拆讀,取“樸素方正”之意,命名為樸(pǔ)方(fāng)。

            今天,同名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多,早已成為前所未有的重大社會難題之一,誰來命名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革。新生兒出世后,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甚至外祖父外祖母、姑姑舅舅紛紛參與,集思廣益,獻計獻策而集體為之取名,已不算什么新鮮事,且來得更民主。取名咨詢服務公司成立之后,請專家命名、向電腦咨詢,也不失為明智之舉,且更有點現代化和開放的味道。

            命名的禮儀本是件十分鄭重而講究的事。

            我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史書記述命名的禮儀。到西漢戴圣編定的《禮記》,已對春秋戰國時期命名的禮儀作了詳盡的總結。《內則》篇記敘太子命名之禮時說道:嬰兒出生以后,在第三個月底,選擇吉祥之日命名。這一天,嬰兒要剪去頭發,僅留一綹。男孩和女孩的頭發怎樣留,也很有講究。母親為嬰兒沐浴而穿上新衣服后,攜子拜見父親。父親進門后須向西而立,母親抱子出,應站立東面;并由乳娘宣布種種規矩和禮儀,然后,由父親握住嬰兒的右手,逗笑嬰兒后為之命名。夫妻之間還要互相答對,記下這一莊嚴的時刻,并由嬰兒的老師向大家宣布正式的名字。下面接著還敘說了世子、庶子、庶人等命名的禮儀,大體相仿。

            中國人的命名之禮,不僅溫文爾雅,且有許多講究的細節。至于命名的時間,由于時代、各地風俗及個人身份不同,也不僅僅是在“三月之末”。

            《禮記·曾子問》云,帝王或諸侯正妻所生之子,出生后若父已死而未及葬,就得在出生的第三天于父殯前命名;如他出生之后,父已死且已葬,則仍在三月之末于父廟命名。

            唐代還有滿月命名的習俗。大詩人白居易的談氏外孫女名叫“引珠”,是農歷十一月二十四日生,到小年日即十二月二十四日而滿月,作為外公的白居易,應俗受請而為外孫女取名。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云:“今旦夫妻喜,他人豈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訝見孫遲。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新年逢吉日,滿月乞名時。桂燎熏花果,蘭湯洗玉肌。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

            沈欽韓《左傳補注》云:命名還有在孩子生日這天進行的,父親聽清孩子所喊叫的聲音后,以律定其名。另外,“抓周”命名的禮俗,若究其源可上溯到南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就有記載:“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并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

            不特江南如此,北方也興此風。蔡繩格《北京禮俗小記》:“小孩周歲抓周,設盤,中置文武農工各小器具,令其隨意抓取,以卜其生平所向,福澤何如。”無疑,抓周取名的禮俗,仍保留了先秦時期的許多命名的禮儀,且很有生命力。錢鐘書周歲那日,其父按當地無錫習俗,置雜物讓他去抓取,他抓的是一本書,因此取名“鐘書”(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時至今日,當代人家也還有行“抓周”的,但并不十分認真,大多權當作一種游戲而已。

            在我國,還有拜干爺認義父、收義子認干兒的風俗,吳俗稱為過房,越俗稱為寄拜。干爺為干兒命名的禮儀也很講究。首先要冠以干爺的姓,其次是命名必須取雙字名。此等姓名,只能由干爺干娘稱呼,而在通常社會里,仍使用自己原來的姓名。具體命名的過程,在《清稗類鈔·風俗類》中是這樣記載的:“命名之日,由干兒之父母率兒登堂,具饌祀祖,更以禮物上獻干爺干娘;書姓名于紅箋,于其四角并著吉語,媵以金銀飾、冠履衣服、珍玩、文具、果餌。”

            現代繁忙緊張而浮躁的中國人,早已忘卻了這些傳統,縱使抓周取名的習俗仍在有些地方流行,卻早已式微。中國傳統的命名禮儀文化,被當今中國人逐一剝落而忘卻之后,面對西方洗禮命名的典雅,我們古老而文明的華夏民族,到底是重建嶄新的命名文化,還是回歸于傳統?

            上一篇:八字預知未來另一半的模樣
            下一篇:后天喜用神改運法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

            返回頂部小火箭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