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金牛座水瓶座的小哥哥多嗎
84
2023-11-03
解讀百家姓謝姓。中國第二十四位大姓,謝氏全國范圍內的人口分布情況。傳說中任姓謝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姜姓謝氏已有2800年歷史,源于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金華東西謝營村。
謝姓是中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廣東、江西、湖南最有影響。謝姓人群大約占了當代人口的0.72%,即每10000個中國人中姓謝的人至少有72個,總人口大約在870萬。
謝姓最早活躍于河南南部。楚人滅申并遷謝姓族人于淮河上游,從此,謝姓族人開始了南遷的歷程。春秋時期,謝姓已經遷到山東、湖北、湖南等地。戰國時,謝姓一支移民四川。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陜西、云南、貴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國至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時,謝姓始入福建、廣東,成為東南地區的著姓。明初入臺灣。由于謝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雖經歷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但所受的傷害相對要輕。在中國歷史上幾次大遷移中,謝姓向南、西南和東南遷移,在南方穩定長足地發展,尤其在宋、元、明時期,謝姓在贛閩浙粵湘蘇六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唐朝至五代,由于朝廷調遣、征戰、兵燹等原因,中原地區幾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閩越地區大移民,居住在謝氏祖根地河南的謝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謝姓大約有4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52%,排在第三十九位。謝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約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7%,占浙江總人口的1%。謝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和四川,這六省謝姓大約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73%;其次分布于安徽、廣東、廣西,又集中了20%。全國形成了以川湘、贛浙閩、豫皖、兩廣為中心的四大塊謝姓聚集地,而華北地區是當時謝姓人口稀少的地區。元代時期,謝姓的記載再度陷于低谷。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謝姓大約有7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5%,為明朝第二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謝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600年中謝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98%,人口凈增加一倍。謝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25.4%)、福建(17.6%)和浙江(12.7%),這三省謝姓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55.7%;其次分布于廣東(6.6%)、湖南(6.2%)、江蘇(5.7%),這三省的謝姓又集中了18.5%。江西一躍成為謝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總人口的1.5%。東南和南方地區的謝姓在這600年中有了穩健的發展。宋、元、明期間,謝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謝姓人口主要向兩廣和湖南地區流動。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川湘、粵閩三大塊謝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進一步由北向東南部轉移。
當代謝姓的人口已達到864萬,為全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7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謝姓人口由79萬增到864萬,增長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謝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廠”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江蘇、湖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9%。廣東為謝姓第一大省,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2%,占省總人口的1.5%。全國的謝姓分布以粵東為中心,向北、西、東三方向輻射,謝姓人口逐漸減少,華北和東北地區少見,西北罕見。在近600年期間,謝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遷十分強勁,已經大于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
謝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瓊桂、湘贛閩臺、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東部,謝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9%以上,有的達到2.4%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6%,居住了大約60%的謝姓人群。在云貴川大部、重慶南部、陜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黑龍江和內蒙古北端的連接地區,謝姓在當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0.6%--0.9%,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5%,居住了大約21%的謝姓人群。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