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小菜碟中蝶又是一年清明節,雨水滴滴灑落,像親人的眼淚,打在我的心頭,帶著無語無語言表的心情,寫下這篇短文,感謝支持!簡介: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后來民間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最為流行的是與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有關。介子推是晉國的忠臣,他曾經救過晉文公的性命,并且輔佐他成為一代霸主。晉文公死后,他的兒子晉悼公繼位,但是卻被奸臣趙盾和韓厥所蒙蔽,對介子推十分不滿。介子推為了避免禍亂,決定離開晉國,帶著母親和妻子流亡到齊國。在途中,他們經過一座橋,橋上有一棵柳樹,介子推用劍削下一根柳條,插在橋頭,告訴母親說:“如果有一天我回來了,這棵柳樹就會發芽長葉;如果我不能回來了,這棵柳樹就會枯萎?!闭f完,他便含淚離去。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摘錄幾首詩,供大家欣賞!少日歡游處,逢春老大悲。強持杯酒勸,怕遣落花隨。草木梁園在,山河宋殿移。上墳人盡返,岐蹃獨含思。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風光煙火清明日,歌哭悲歡城市間。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閑。冢墓累累人擾擾,遼東悵望鶴飛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不絕掃墓行。一捧哀思來相寄,兩行清淚腮邊淋。遙想親人在世時,其樂融融人相親。但愿天國無疾病,快快樂樂每一春。風輕輕,水藍藍,郊外踏青好自在;清明節,小長假,邀你共游愿開懷;忘煩惱,忘憂愁,悲傷失意隨風散;莫傷感,莫悼念,快樂生活向前看;要樂觀,要釋懷,開開心心過每天;朋友情,記心懷,愿你未來多精彩!清明小長假,愿你健康,快樂盎然!總結: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得措手不及。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就是一生,從此后會無期,永不相見。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