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未已齋主作者/李杰民在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七言對聯的兩種正格句式:一、平起仄收式,如: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古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二、仄起仄收式,如:遠引寒泉成碧沼,先安筆硯對溪山。(曾國藩)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以上兩種句式都是從律詩中來。以上兩副對聯都是非常工整的七言對聯,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其意境也是自然高雅,不必贅述。從以上兩種句式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是2/2/2/1排列,第二種2/3/2排列。那么,除了以上兩種正格外,還有沒有其他句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人為了更好地發揮詩家聯家的想象力,總結出了一個靈活變通的方法,那就是大家似乎都知道的兩句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在對聯創作實踐中如何運用呢?請看實例:近水樓臺先得月,仄仄平平平仄仄,向陽花木早逢春。仄平平仄仄平平。很明顯,以上句式是由第二種正格句式變化而來,上比沒有改變,下比由正格平平仄仄仄平平改變為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字和第三字有變化。又:能受天磨真鐵漢,平仄平平平仄仄,不遭人嫉是庸才。仄平平仄仄平平。這是左宗棠的一副名聯。也是由第二種正格變化而來,上下聯平仄都有改變。上比第一字有變化,下比第一字和第三字有變化。又:水惟善下方成海,仄平仄仄平平仄,山不矜高自極天。平仄平平仄仄平。這副對聯的平仄是由第一種正格變化而來。上、下比第一字有改變。又:未出土時先有節,仄仄仄平平仄仄,及凌云處仍虛心。仄平平仄仄平平。這副對聯的平仄也是由第二種正格變化而來。上比第三字由平變仄,下比第一字由平變仄,第三字由仄變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古人的智慧可見一斑。七言對聯的正格雖然只有兩種,變格卻有很多。由此可見,如何掌握好“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種方法,靈活運用到詩詞、對聯的創作實踐中去,對愛好古典詩聯的朋友們大有裨益。以上所選實例,都是古賢的經典,由這些實例可以看出,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變化,都沒有平仄失替和孤平的聯句出現。2022年9月3日以下對聯圖片來自網絡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