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滕州公安有一種鄉愁,叫過年。農歷六月初一也是過年,俗稱小年。該節日具有地域特色,在山東、江蘇、河南三地才會有,意寓一年過了一半。而在我們魯南之星的滕州,不知是從何年何月開始,小年這一天那叫一個熱鬧,那叫一個高興。六月初夏,荷風送香。家家戶戶一早就要放鞭炮(今天早晨五點不到就被鞭炮吵醒)、上供、包大包子。說起大包子你就會口水不停,包大包子的面粉是上等小麥面粉,這時節的麥子剛剛打下不久,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心頭和眉梢。大包子的餡兒就更是豐富極了,豬肉大蔥餡、豬肉豆角餡、豬肉蘿卜餡、牛肉粉條等等,吃一口嘴角流油,回味悠久。記得兒時,每逢六月初一小年,父母都早早的起來,當然我也沒機會睡懶覺。跟著母親去趕集,在農村一般都是買一大塊五花肉(牛羊肉貴,買不起),在自家菜園里摘了豆角,配著五花肉剁成餡兒,放些醬油等調料將餡兒拌好。到了中午,將事先和好并且發酵好的面從盆里拿出來,然后揉面劑子,母親在和面的時候都不讓我亂說話,或許是一種迷信。父母開始包大包子,大包子的形狀各異,有圓形花邊的,有半月形花邊的,有中間帶花形的,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吃大包子餡兒就個蒜瓣兒。當然也少不了我的活,那就是燒鍋。以前沒有燃氣,都是自家砌的灶臺支的鍋,每家都有一口大黑鍋,具體是幾印(in)我不得而知。然后就燒著鍋,坐在大鍋前,寸步不離地流著口水等著大包子出鍋。嘿嘿,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我印象中每次至少都能吃五六個拳頭大小的大包子,現在想想還是以前的大包子好吃。青春不再,歲月如梭,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當年的半大小子已是不惑之年,兒子也已長成半大小子。今日又逢六月初一,工作再忙,離家再遠,家家戶戶也會包大包子,也會回家吃頓大包子,祈福風調雨順,一年好收成。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