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疾病預防,兒科發熱門診就診...
823
2023-08-0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倪曉良圖/視覺中國
秋涼又逢換季,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病例此時會明顯增多。記者從廣東省中醫院了解到,該院兒科門診接診量9月份較7月份增加55%,其中大部分為呼吸道疾病,而兒科發熱門診接診量更是直接翻倍,高峰時段候診時間需1-2小時。對于大多數正常的孩子來說,偶爾的感冒發燒并非壞事,這也是對自身免疫力的一種鍛煉。不過,霜降之后,晝夜溫差繼續加大,秋意更濃,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京華表示,對于預防兒童秋季呼吸道疾病,可從日常注意養護之道。秋意漸濃,兒童要防呼吸道疾病日常養護有三點①注意“形寒飲冷而傷肺”
形體受寒、過食生冷,都會損傷到“肺氣”,使肺氣的溫煦、防御功能減弱。形寒:廣東地處熱帶、亞熱帶,一年中氣溫多在20℃以上,人們適應了炎熱潮濕的環境。秋季晝夜溫差加大,北風肅殺,在早晚天涼風大時需要適當添衣,對于兒童更需如此。宋代醫家陳文忠提出的養兒十法中就提到“若背被風寒,傷于肺腧經,使人毫毛聳直,皮膚閉而為病……故宜常令溫暖”,在保暖這方面強調要背暖、肚暖、足暖。而對于年幼的孩童,如若外出風大,還需要注意頭部保暖。飲冷:“飲冷”有兩層含義,一為冰冷的食物,如雪糕、冰棍、冰鎮飲料等,二則為涼性的食物,如西瓜、火龍果、奇異果等。一般人在冬季進食這類食品也許并無大礙。但是對于平素體弱或素有咳喘體質的孩子,“飲冷”可能會使體質更弱,更易生病,或者誘發咳喘。對于這類孩子,在天冷時應當多吃“熱”,如溫熱流食、溫開水,可以起到舒緩呼吸道粘膜的作用,也可進食一些溫性的當季水果如柑橘。②注意個人衛生,適當鍛煉教育孩子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手帕、手臂等捂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勤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天氣條件好時應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③室內保持適當通風空氣流通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保證每日通風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半小時。但人在室內且風大時,應盡量避免穿堂風。防秋燥藥膳粥,兒童該怎么吃?廣東的秋季一般來得比北方稍晚,在10月才漸漸進入實際氣候意義上的秋季,還時不時會因冷暖空氣交鋒而連綿陰雨,冷空氣減弱時,高溫又可能會卷土重來,但總體仍以“燥”為主。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楊京華表示,飲食上宜平和甘潤。大家平時都知道不少防秋燥藥膳方,但是否適合兒童食用呢? 楊京華推薦一款秋令保健食譜,但提醒不同年齡的小朋友,有不同注意事項。【山藥百合粥】材料:山藥、百合做法:山藥去皮切塊,百合洗凈,可切1-2片薄姜片,與大米同煮。功效:健脾潤燥,清心安神注意:百合性甘味寒,平素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可將百合減量或不放百合,改花生、大棗或枸杞。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食用,不滿5歲的兒童,煮后應將花生、大棗核等取出。如果孩子已經有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病癥,就不適宜食用了。3歲以下兒童,可用小米、大米、山藥煮粥。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