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愛空間裝修公司地址在哪,夜...
802
2023-08-07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話題,“寺廟旅游在90后00后中爆火”。
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年輕人們正在成為點燃寺廟旺盛香火的主力。而且今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10%??梢?,寺廟游的熱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受年輕人的歡迎。
但在以前,寺廟游很難和年輕人聯系在一起。以前有一句口頭禪——“上車睡覺、下車看廟,回家一問什么都不知道”,主要是用來說旅程的單調乏味。寺廟游曾經是多少旅游的“保底”項目,沒什么可去的地方,那就去看看廟吧。
所謂時尚的旅游,可能是看海,是逛吃,是到各種網紅景點打卡拍照,或是各種蹦極跳傘之類尋一個刺激。但好像風水輪流轉,不言不語的寺廟,又悄悄地火起來了。
上個月我也和朋友去了一個寺廟,這是一個在年輕社交平臺上非?;鸬慕紖^寺廟,我和朋友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了那里。但說實話,里面和普通的寺廟沒太大不一樣,我們在里面燒香拜佛,一切如常。
但只有一點,似乎能體現這里的游客屬性:門口有很多網紅咖啡廳和餐廳。我們走進一家咖啡廳,門口是個巨大的貓咪雕塑,里面是窗明幾凈的北歐裝修風。我們點了一杯拿鐵、一杯美式,坐在露臺上,眺望遠處寺廟的琉璃屋頂,這些中西古今混搭的元素卻顯得很和諧。而我們身邊,幾乎全是年輕人。
記得當時社交平臺上對這里的推薦有一個標簽——“很靈”。當然,這指的是求神拜佛很靈。在一條山道上,路兩邊掛滿了各式寺廟祈福牌,有求學的、求子的、求姻緣的,似乎大家都得到了庇佑。
當然,這可能是一種“幸存者偏差”,如意的都回來還愿了,不如意的還在繼續努力。但不得不說,當人們在上山下山地走一遭,在香火的熏染之下,眺望遠山層巒,瞻禮寶相莊嚴,倒確實有一種心靈澄澈的感覺。
就像我和朋友,來的路上非常堵,人也非常多,排了半小時才進了停車場,我們是心焦氣躁地跨進了大門。但很快,我們就平靜了下來。畢竟,看著那些講“禪意”“觀物”“慈悲”“坐忘”之類的對聯,再掛念那點凡間的瑣碎還有什么意思?
至少在游覽的時間里,我們都經歷了一場心理調適。而且我發現,哪怕寺廟人多,卻少有鬧哄哄的感覺,人們不自覺地會調低自己的音量,爭取和周遭世界的氛圍相匹配。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為什么寺廟游在年輕人當中又火了起來。解決人生的煩惱,要么向外拓展,要么向內收縮,就好像“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的關系。人生當然要講求努力、奮斗,但外面的世界總有很多不可控制的變量,至少,我們還是可以先嘗試改變自己的內心。說實話,年輕人如今面臨的生活壓力是客觀存在的,論文、求職、買房、婚配,樣樣事情都不容易。在寺廟中,不光能求得心靈的一點寬慰,也能靜下心來,反思許多人生的選擇和方向,或許能有很多不一樣的收獲。
其實“深山悟道”一直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他們未必要出世,但可以短暫獲得一種超脫,直接與宇宙對話。仔細數數,像什么“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等等,都是寫于山寺之中。這里提供了一種難得的空間轉換,獲得一種超脫于塵世繁雜的精神舒展。
所以,今天的年輕人愛上逛寺廟,倒也不失為一種文化傳統的回歸。與職場中高度緊繃的神經暫時告別,適時提醒一下自己這個世界有多寬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