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今下落不明的三大曠世珍寶...
1095
2023-08-09
中國地大物博,也孕育了很多瑰寶,他們成了中國悠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革中,很多國寶也因為種種原因消失不見了,成為莫大的遺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三件不知所蹤的曠世珍寶。
圓明園復原圖 (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NO3: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的12生肖獸首銅像是噴水池中“水力鐘”的噴頭,十二生肖獸首是由當時意大利畫匠郎世寧設計,用青銅打造的,稱之為“十二生肖報時噴泉”。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的兩旁的人身石臺上的。每個動物就是一個噴泉機關,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就會噴水兩個小時。因為古人的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時。不過到了正午,它們就要一起噴水,此時,景象蔚為壯觀。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然而,好景不長,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后,將圓明園里的金銀珠寶,字畫瓷器被洗劫一空,與之消失還有十二生肖獸首銅。
12生肖獸首價值連城,也成了國家重點追討的文物。在2000年的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會上,牛首、猴首和虎首現身,當時國內對于兩家公司拍賣文物的做法相當憤慨,可沒辦法,人家已經成拍品了,最后,保利公司以774.5萬元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元港幣競得猴首,1544.475萬港幣拍得虎首。
圓明園十二生肖雕塑 (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而2007年,又傳出了拍賣馬首的消息,國內一片嘩然。最后,愛國人士何鴻燊博士以6910萬元港幣購得馬首銅像,并無償捐贈給國家。
而豬首是唯一沒經拍賣,而是通過公益的方式,經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和何鴻燊的共同努力回的國。2013年,鼠首、兔首由法國PPR集團董事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捐贈中國。
到目前為止,十二生肖獸首銅中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鼠首、兔首7個已經回國,而蛇首、雞首、狗首、羊首、龍首5個卻仍下落不明,成為不大不小的遺憾。
NO2:《永樂大典》。
1403年,明成祖朱棣做驚人之舉——下令編纂《永樂大典》。高僧姚廣孝和翰林院學士解縉成了執行主編,先后有3000多文臣參與了編纂工作,經過四年的努力,大典完成。
《永樂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錄60卷 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見的大型類書,成為中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永樂大典修成之后,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淵閣,公元1421年,朱棣的新皇宮和未來的國都北京落成之后,《永樂大典》從南京搬遷到了北京的皇宮里。
《永樂大典》(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隨著時間的流逝,《永樂大典》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清朝康熙年間,徐乾學 高士奇等官員推開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門,讓人意外的是,經過明末戰爭到清朝初年的上百年時間,一直下落不明的《永樂大典》竟然還在金匱中,只是變得殘缺不全了。
乾隆組織人員對《永樂大典》進行了一次清查,發現已經缺失一千多冊合2422卷。而到了1875年,光緒帝重修翰林院衙門時,清點大典已不到5000冊!19年后,溫同和曾入翰林院檢查,發現在大典竟只存800冊。
永樂大帝(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是什么導致《永樂大典》流失的如此之快!原因很簡單,清**對《永樂大典》的保管不力,導致宮里人和一些官員趁機偷竊。
而到了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在文明古都燒殺搶掠,他們對《永樂大典》肆意搶掠,在這場災難過后,《永樂大典》幾乎喪失殆盡,僅存的數百冊也散落世界各地!
幾十年來,海內外學者不辭艱辛,一直致力于《永樂大典》的回歸工作。復印卷宗雖然填補了我國《永樂大典》的一些空白,但是它們的原件現仍然收藏在國外,其中美國2卷、日本2卷、英國5卷、愛爾蘭8卷,國家更加關注的是文物實體的回歸,在《永樂大典》的回歸工作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NO1: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的前身是秦始皇的和氏璧。秦始皇繼位后,為了證明自己的天命皇權,將這塊和氏璧雕成了傳國玉璽,并且還在下面蓋章部分用非常精湛的工藝刻上了8個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秦始皇這塊傳國玉璽能保佑大秦江山千秋萬代,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只傳了一代就亡國了。此后這塊代表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玉璽,變成了歷代帝王的爭奪對象。
秦始皇和傳國玉璽印鑒 (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秦朝滅亡后,傳國玉璽到了劉邦的手里。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劉氏漢王朝被顛覆,王莽當時命令他的弟弟王舜,進宮向其姑母孝元太后逼要傳國玉璽。孝元太后大怒之下,將玉璽摔在了地上,撞破了一個角。后來王莽拿到手以后用純金將這個角補上。
西漢滅亡后,傳國玉璽落入到了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手上。到了東漢末年,十常侍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時將傳國玉璽弄丟了。后來,孫堅在長沙的南城甄宮井撈出一具宮女尸體,在宮女的錦囊中的一個金鎖鎖著的小匣子里發現了玉璽。
傳國玉璽 (圖片來源于 聚鎂Art0X)
孫堅死后,袁術拘捕了孫堅的妻子奪得了玉璽。袁術兵敗身亡以后,玉璽又落到了曹操的手里。后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竊奪”了曹魏江山,玉璽被其所奪。
西晉滅亡以后,傳國玉璽流落到北方16國。后來有人將傳國玉璽獻給了東晉的皇帝。后來楊堅一統天下建立隋朝后,傳國玉璽又落到楊堅手里。李淵建唐后,傳國玉璽又到了李淵手里。唐朝之后,玉璽又被后梁的皇帝朱溫所得,梁之后,玉璽又被后唐拿回。公元963年,石敬瑭勾結契丹人攻打洛陽,后唐廢帝李從珂,眼看敗局已定,于是帶著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了。從此以后,傳國玉璽便了無蹤跡。
很多人認為玉璽被燒毀了。然而,現代專家卻給出這樣的結論:傳國玉璽肯定還在人間,因為傳國玉璽是玉石中的“柱長石”,能耐1300度的高溫。一般的火是燒不毀它的。期待這塊傳國玉璽重現人間的一天。
看完以上聚鎂藝術小編作出的分享,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歷史上寶物的內容,快快點擊左上角頭像加關注吧。關注聚鎂紀濤話文史不迷路,每天為您送上最新歷史、文化、藝術大餐。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