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俄羅斯最新消息,俄烏沖...
1062
2023-07-29
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坐山觀虎斗,不知不覺,俄烏沖突已經來到了第101天,各大勢力的選擇,可以說是各有不同。忙著調停俄烏沖突的為數不少,火上加油、趁機攫取利益的大有人在,袖手旁觀的國家同樣存在。
6月3日,急于讓俄烏握手言和的聯合國再次表示,這場戰爭不會有勝利者,三個多月內,約1400萬烏克蘭民眾被迫遠走他鄉,大部分都是婦女和兒童。聯合國認為,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這場戰爭都不會有贏家。
問題在于:對于聯合國苦口婆心的勸告,俄烏會不會搭理?就現在來看,在分出勝負之前,普京和澤連斯基都不會輕易妥協。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將完成特別軍事行動的所有任務。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將取得勝利。
俄羅斯專家維諾庫羅夫表示,烏克蘭可能會走向四分五裂,就像當年的南斯拉夫一樣,烏東和烏南地區會被俄羅斯收入囊中。另一方面,烏西有可能成為波蘭的勢力范圍,基輔能控制的地盤,或許只剩下烏克蘭中部。
波蘭會不會介入俄烏沖突、白俄羅斯是否會下場,都會改變俄烏戰局,一旦第三國卷入戰爭,俄烏沖突很可能會外溢。到時候,東歐或將徹底陷入混亂。
戰場之外的較量,還有3個新的動向值得注意,普京展開大國外交的同時,卻一反常態地對烏克蘭讓步了。
一,俄羅斯展開大國外交。這段時間,普京沒少與馬克龍、朔爾茨、埃爾多安、德拉吉等重量級人物打電話,交流的重中之重就是俄烏沖突。馬克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已經和普京打了差不多100個小時的電話。普京在忙著縱橫捭闔,拉夫羅夫也沒有閑著。離開阿爾及利亞和阿曼之后,拉夫羅夫又去了沙特和巴林,接下來還要去土耳其和塞爾維亞,同時還不忘和伊朗外長舉行電話會談。
英國《金融時報》透露,在美國的要求下,歐佩克已經答應在7月和8月份增加石油供應。在這種情況下,拉夫羅夫先后造訪中東多國,顯然有“趁勢打破美國布局”的意味。
除了不讓美國得逞之外,拉夫羅夫頻繁出訪,至少還有2個目的。
一是為了深化俄羅斯與伙伴國之間的合作,避免美國見縫插針,比如拉攏伊朗。當下,伊朗已經承諾,即便擺脫美國制裁,將來也不會和俄羅斯搶石油市場,此外,伊朗還會與俄羅斯更多地使用本幣而非美元進行貿易結算。
二是為了把“朋友變得多多的,把敵人變得少少的”。普京已經決定,為塞爾維亞提供歐洲最便宜的天然氣價格,且一口氣簽署了為期三年的天然氣合作協議。埃爾多安不但拒絕譴責、制裁俄羅斯,還打算讓土耳其投資俄羅斯市場、繞開美元進口俄羅斯石油。
為了施壓塞爾維亞和土耳其,美歐沒少費工夫。塞爾維亞飛機駛入俄羅斯領空后,北約軍機居然強闖俄羅斯領空、在一旁尾隨塞爾維亞飛機,美國還不忘用經濟制裁威脅塞爾維亞。
對于“拒絕讓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土耳其,美國也沒客氣,眼下就差揮舞制裁大棒了。
在美歐的軟硬兼施下,土耳其和塞爾維亞面臨著“是否重新選邊戰”的難題,拉夫羅夫此時訪問兩國,有助于俄羅斯更好地穩住陣腳。
當然了,美國同樣在展開大國外交,與俄羅斯相比,美國盟友更多,實力更強,能用的招數更多。但這不意味著美國能笑到最后,最終結果如何,還得看普京和拜登的較量。
二,普京居然對烏克蘭讓步了。俄烏沖突爆發后,最讓聯合國和各方勢力頭疼的問題,無非是糧食和能源危機。為了阻止全球能源價格飆升,美國選擇了拉攏委內瑞拉和伊朗、施壓沙特和阿聯酋,甚至有意重新進口俄羅斯石油,前提是俄羅斯用較低的價格出售。與能源危機相比,糧食危機實際上更棘手,因為俄軍控制著亞速海和黑海的制海權,俄羅斯不讓步,滯留在烏克蘭的2250萬噸糧食,很難從黑海運出去。
不巧的是,土耳其還不忘找北約麻煩。土耳其表示,根據《蒙特勒公約》,接下來,土耳其會延期或取消北約軍演。這意味著,北約軍艦想進入黑海會變得難上加難,英國軍艦試圖為烏克蘭貨輪護航、幫助烏克蘭出口糧食的布局,大概率會無果而終。
為了緩解燃眉之急,馬克龍和朔爾茨對普京釋放了強硬信號,那就是“不得限制烏克蘭從黑海出口糧食”。思慮再三的普京,這一次選擇了讓步。
6月3日,普京表示,烏克蘭可以通過敖德薩,也可以通過俄羅斯控制的港口出口糧食,但烏克蘭應該排除自己布置的水雷,打撈出沉沒在海港的船只。
為了讓烏克蘭打消疑慮,普京還承諾,在此期間,俄軍不會發起突然進攻,俄軍將確保貨船安全通行,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普京強調,俄羅斯愿意將小麥出口量增加至5000萬噸。
普京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烏克蘭不但可以從黑海出口糧食,還能讓貨船自由進出亞速海,雖然亞速營已經變成了俄羅斯的內海,俄軍絕不會偷襲敖德薩。為了緩解全球糧食危機,俄羅斯愿意出口更多小麥。
此前,普京的表態是這樣的:俄羅斯可以出口更多糧食,前提是美歐解除針對俄羅斯的有關制裁。但在當下,普京沒有提這個條件。
由此可見,俄羅斯不愿和美歐死磕到底,普京沒有為了俄羅斯的利益而對全球糧食危機坐視不理,普京選擇了從大局出發。
說到底,俄羅斯畢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關鍵時刻,普京選擇了替聯合國分憂。相比之下,煽風點火的美國,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唯利是圖。
三,去美元化勢在必行,俄羅斯打算擴大盧布結算范圍。6月3日,俄羅斯外交部表示,美歐正在濫用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地位,俄羅斯正在考慮和貿易伙伴繞開美元、擴大本幣結算的比例,俄羅斯用盧布結算產品是被迫無奈卻“順理成章”的決定。俄羅斯強調,導致現有供應鏈斷裂、金融結算系統遭到破壞、全球產品短缺的原因之一,就是美歐對俄羅斯實施的集體制裁,受此影響,全球經濟遭遇重創。
俄羅斯之所以有底氣擴大盧布結算范圍,是因為“盧布結算令”取得了大獲全勝。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等十幾個歐盟成員國,都選擇了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石油,拒絕讓步的,比如波蘭、芬蘭、荷蘭,已經被俄羅斯“斷氣”了。
普京推出“盧布結算令”后,持續貶值的盧布開始走強,再加上印度、土耳其和伊朗等國與俄羅斯聯手去美元化,普京當然底氣大增。
對美歐來說,俄羅斯市場算不上“不可或缺”,但俄羅斯擁有的糧食和能源,卻是很多國家夢寐以求的。如果俄羅斯拒絕對歐盟出口小麥或天然氣,歐盟面臨的麻煩就會接連到來。
還是那句話,沒有誰能在戰爭或能源危機之下獨善其身,特別是歐盟。普京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過程是曲折離奇的,結果卻未必會讓普京感到失望。
國際局勢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接下來怎么出招,美國和歐盟是時候好好想想了。說到底,開弓沒有回頭箭,棋差一招的結果,有可能就是滿盤皆輸,到時候后悔可就晚了。
至于誰能笑到最后,不妨靜靜等待。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